地名:碉堡村 | 隶属:铁炉乡 |
行政代码:422828200205 | 代码前6位:422828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8 | 邮政编码:445000 |
城乡分类:乡中心区 | 分类代码:210 |
车牌代码:鄂Q | 行政级别:村 |
民国末期,铁炉乡政府在该地修建了四个碉堡,成为该地标志地物。
碉堡村位于铁炉集镇北面,西北与七里村,西南与千户村、东与泉峪村、北与三旺村相接,辖9个村民小组,境内海拔最高点1500m,最低点215m,平均海拔684m,村委会驻地海拔245m。属江垭水库移民村之一。面积11平方公里,共529户1974人,其中少数民族1842人(白族280人)。碉堡村自然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5500亩,主导产业为茶叶、椪柑,其中茶叶面积1300亩,果园面积3210亩,耕地总面积达1845亩,茶叶加工厂15家,专业合作社1家,人均收入5200元。碉堡村基础设施完善,组组通公路,9个组全部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
碉堡村共有党员40人,拥有比较完善的村级便民服务大厅,总面积4
2024年7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碉堡村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
1941年,民国政府废联保设乡,设火烧寨保,后迁至铜钱垉,改称碉堡保,属走马区铁炉乡管辖。
1950年废旧制改保为村,碉堡保改称碉堡村,属五区(驻地白果坪)铁炉乡管辖。
1951年建立乡政权,碉堡村改称碉堡乡,属六区(江口区)管辖。
1955年属五区(驻地江口)管辖。
1956年缩减并乡,碉堡乡改称碉堡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江口区铁炉乡管辖。
1958年9月江口区建立梅坪、江口两个公社,碉堡合作社改称碉堡大队,
碉堡村附近有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遗址、连升桥、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坟园石碑及九峰桥、鹤峰县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鹤峰茶、鹤峰葛仙米、走马葛仙米、土家社饭、鹤峰香菇、鹤峰木瓜等特产,有鹤峰宜红茶制作技艺、鹤峰满堂音、鹤峰花鼓灯、鹤峰山歌、土家族打溜子(鹤峰围鼓)、鹤峰柳子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