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常青街道 | 隶属:江汉区 |
行政代码:420103012 | 代码前6位:420103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27 | 邮政编码:430015 |
车牌代码:鄂A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698人/平方公里 | |
办事处地址:复兴村常文里3号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 |
“常青”指贯通南北的常青路。
常青街建于1993年,东起广场东路、新华西路至新华下路马场角,同唐家墩街毗邻;南经北湖西路至青年路抵水利路,与北湖街、万松街相连;西依王家墩机场东北围墙至常鹏街达丰竹园,和硚口区接壤;北沿京广铁路下行线,与汉兴街隔望。全街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10万余人。下辖复兴村、扬子、发展、常宏里、银河里、贺家墩、邬家墩、八达、富豪、詹家墩10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250余家,汉口火车站、金家墩汽车站,市邮政局、三江航天集团、市博物馆、市-等均位于辖区内。
0常青街工委、常青街办事处是江汉区委、区0的派出机构。办公地点位于复兴新村常文里3号。内设党政办公室、组织宣传科、经济发展科、社会事务
境内早年系黄孝河中上段的城郊湖函野塘,人迹罕至。
清光绪八年(1822),始有天门周姓农民逃荒至此择高地居住。
光绪三十一年,张公堤建成后,涸出大片湖地,湖北、河南等12省72县的农民纷纷择湖中墩子居住,逐渐形成以姓氏为名称的詹家墩、王家墩、钟家墩、石家墩、贺家墩、姚家墩等居住地。
民国年间,墩塆一带仍是茅屋棚户、泥土小路。
1924年,在王家墩、詹家墩之间建飞机场,大批民工参建,村塆人口增多。
抗日战争初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社区由扬子物业公司在本区域合作性开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地原名姚家墩,江西人迁来此地建村,1939年日本占领武汉后在此地建飞机场,强迫此地村民迁移外地,1945年日寇投降后这里的村民又搬回此地,取名复兴村…[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贺家”指原有贺姓家族居住于此,“墩”指高处,该处原为后襄河边高处。…[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詹家”意为原有詹姓人最初在此居住,且因该处旧时为高地,“墩”即意为高地。…[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邻近富豪花园,故取名为富豪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取“常发里”中的“发”字与“常展里”中的“展”字,期望社区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使社区在不断的发展中状大,让社区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居民生活幸福、美满。…[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银河”寓意夜晚沿铁路线的灯光像天上的银河星系一样细长闪亮。…[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八达”意为四通八达。1993年成立八达里居委会,原址位于马场角路289号、新世界都市花园小区。于2002年更名为八达里社区居民委员会,2024年迁至…[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邬家”指原有邬姓家族在此居住,“墩”即意为高地。…[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常青街道提出“振兴发展、宏扬文明”新时期的发展口号,意在今后发展的道路长久,经久不变,是一条宽广的康庄大道。…[详细]
仁和社区:管辖范围东至常青路,南至发展大道,西至常超街,北至汉丹铁路线。…[详细]
德润社区:管辖范围东至新华路,南至北湖西路,西至马场角横路,北至马场角小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