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资市镇 | 隶属:江陵县 |
行政代码:421024100 | 代码前6位:42102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6 | 邮政编码:434000 |
车牌代码:鄂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9.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资市镇因境内有唐朝年间所建寺庙资福寺,取谐音简称资市,行政区划以此得名。据《荆州府志》记载:“资福寺,在城东化港里,唐建”。唐贞观十三年,尉迟恭领修扩建取其“福来福地、资福于民”之意,更名为“资福寺”。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战败…… 尉迟恭详细信息++
地理位置:
江陵县资市镇位于江陵县北部边缘,是湖北省“楚天明星乡镇”、“科普文明镇”。
资源优势:
建有8000亩无籽西瓜基地、优质稻米基地、特种养殖基地、棉花良种繁育基地、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5万只肉鸡散养基地、千亩林果基地、万亩双低油菜基地、万头生猪繁殖基地等九大基地。该镇始终贯彻科技兴农战略,目前形成了水稻、棉花和油料、蔬菜、西甜瓜、畜禽、水特产、林果、农业机械等八大技术协会,拥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顾问12人,科技能人经营大户正式会员95人。
2024年8月,资市镇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24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24年12月,资市镇被命名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青山遗址位于江陵县资市镇青山村,东周时期遗址。南北长约16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可见8个较为规整的台基,均高出地面2~3米。文化堆积包含有灰色绳纹筒瓦、板瓦。遗址中部
李塘彭家台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李塘村八组,北距李塘村九组500米。类别为古遗址。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
平渊台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平渊村五、六组,西距观普公路500米。类别为古遗址。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
龚家岭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平渊村六组,北距平渊村六组民居100米。类别为古墓葬。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
平渊应家台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资市镇平渊村四组,西距平渊村四组居民区50米。类别为古遗址。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
明朝,属江陵县郝穴口巡检司。
清朝,属江陵县南乡沙市汛。
民国初年,属沙市保卫总团西寺黄场团防分局和资福寺团防分局。
民国二十年(1931),属江陵县三区(岑河),所辖资林镇联保、西寺乡联保及三湖乡联保。
民国35年即1946年,废区改设乡,属杨西乡,随后改为福林乡及中南乡(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属江陵县第三区(岑河)和第五区(郝穴)。
1952年,资市镇属九区。
1955年成立资市乡,属江陵县六区(滩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荆州府志》记载:“资福寺,在城东化港里,唐建”。唐贞观十三年,蔚迟恭领修扩建取其“福来福地、资福于民”之意,更名为“资福寺”。…[详细]
古堤村位于资市镇东南部,东与江北五分场相邻,南与白马镇接壤,西靠熊河镇两桥村,北与本镇先进村相交,观普公路横穿古堤村。 古堤村辖14个村民小组,…[详细]
江陵县资市镇先进村东接江北农场五分场,青山村,南临古堤村,西靠集镇,北接平渊村,林星村,国土面积8.01平方公里,耕地5600亩。先进村交通便利,地势…[详细]
资市镇青山村西与本镇林星村相接,东与江陵县三湖农场交界,南与江陵县白马寺镇小河村接壤,北与本镇范渊村相邻,国土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4308亩,林地…[详细]
资市镇平渊村西接干渠,北接岑河镇,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3665亩,林地5亩,平渊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人口现状:全村辖9个村民小…[详细]
资市镇潘市村西与开发区黄场村相接,东与本镇花章村相连,南与江北农场四分场接壤,北与沙市区岑河镇农兴村交界,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4848亩,林地…[详细]
玉古村位于资市镇西南部,东接李塘村,南与熊河镇跃进村相邻,西与荆监一级公路相连接,北与花章村相接,耕地面积3055亩,玉古村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地肥…[详细]
资市镇李塘村位于资市镇西南部,东接凡湖村,南与江北二分场相邻,西与玉古村连接,北靠资市镇寺桥居委会一组,耕地面积3660亩,李塘村交通方便,地势平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