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纪南文旅区纪南镇

地名:纪南镇隶属纪南文旅区
行政代码:421003100代码前6位:421003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16 邮政编码:434000
车牌代码:鄂D行政级别:镇
人口数量:约4.65万人
下辖地区:1个社区、19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东周(前689)楚文王继位,同年将都城自丹阳迁至郢(今纪南城),名为郢都。因地处纪山之南,也称“纪南”,“纪郢”。两晋学者杜预在《左传》的注释中始将郢都更名为“纪南城”,故名。

楚文王(?―公元前675年),芈姓,熊氏,名赀,楚武王之子,母邓曼,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89年―公元前675年在位。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死于伐随途中。次年,熊赀继位为,是为楚文王。楚文王早年受过严格教育,他的师傅是从申国请来…… 熊赀详细信息++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太康元年(280),因灭吴有功,被封为当阳县侯。军事上长于谋略,博学多识,特别喜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据《…… 杜预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位于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濒临长江黄金水道。南距荆州市城区仅5公里,北与荆门市接壤,东绕长湖,西望八岭山。现辖23个村、1个居委会,国土面积153平方翁,总人口5.6万。2002年,全镇实现GDP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35亿元,农业总产值1.65亿元),财政收入1320万元,农民我均纯收入3130元。综合经济实力排名全市第六位。

纪南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千年古镇。早在楚国时期,即有20多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400余年。在这里,楚先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楚文化,庄予诗赋、楚辞韵律伴随笙歌弦乐传扬四海。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将纪南列为全国首批重

+查看详细纪南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命名纪南镇为2025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24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纪南镇为2025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2024年7月,农业部认定纪南镇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海子湖青鱼)。

文化旅游:

樊姬墓

位于湖北省荆州城小北门外东北约4公里处,属古墓遗址类风景区。又名九里冢。樊姬系楚庄王宠妃,以聪慧贤淑内助楚庄王霸业有成而闻名于世。据传在她的劝谏之下,楚庄王戒淫乐,励精图治、勤政于朝,罢免庸

历史沿革:

东周(前689)楚文王继位,同年将都城自丹阳迁至郢(今纪南城)。

历经秦汉至隋朝属南郡,唐至明属江陵(荆州)府,清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民国时期属江陵县纪南、雨台、忠孝、太岳四乡。

1950年后,为江陵县第一区、第二区也称草市区;1958年,为江陵县将台公社,驻地安家岔。

1961年,复设将台区,下辖董场、九店、雨台、前进、红星、花园、杨场共7个公社和草市镇。

1975年,将原董场公社、九店公社、雨台公社合

+查看详细纪南镇历史沿革>>

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
枣林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旧时,该居委会位于二0七国道2081米处西侧,有一片枣树林,近百棵高大的枣树,秋天果实累累,居民采摘分食。人们认为此片枣树是上天赐给当地的宝物。又因此…[详细]

董场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民国时期属江陵县二区草市镇联保。1950年后属江陵县二区(草市)。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名公社董场大队、孙山大队、桥河大…[详细]

鲁当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鲁垱村和赵湖村合并而成。明代属江陵县梅林图。清代属江陵北乡捕衙汛。民国属江陵县二区草市镇联保。1950年后属江陵县草市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详细]

洪圣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境内马洪山和二圣寺各取一字命名为洪圣村。清末,有一员外名叫马洪,始居一高地,故名马洪山;明末有两位修行得道的人始建一寺庙,故名二圣寺。…[详细]

九店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顺治年间,该地原有一家酒坊,名“酒店子”,俗称“九店”,故名。当地人还用该名称称行政区域、行政村、居民点、学校等。…[详细]

雷湖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擂鼓大湖,旧时,该地段常被水淹,百姓为祈求避免水灾,常在湖边擂鼓祭祀水神,以求平安。因“擂”谐音雷,雅化,故名雷湖。…[详细]

岳场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民国时期属江陵县酒店乡联保。1950年后属江陵县二区草市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人民公社,名为岳场大队。1961年恢…[详细]

丰收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前,此村地势高、水源条件差,十年九旱,靠天吃饭。1971年,漳河二干渠兴修后,农田年年增产,故名丰收村。…[详细]

高坪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后属江陵二区(草市)。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人民公社,称雨三大队。1961年实行区(镇)、社建制,属将台区雨台公社。1965年更名为高…[详细]

牌坊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该地原有古牌坊,因清末冯家媳妇年轻守寡。兴家后经冯姓人家报请官府,建此牌坊,以示表彰,因此得名。后用“牌坊”命名村,泵站等。…[详细]

草安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朝中期,相传由一雷姓财主在此地用茅草盖起一座庵堂,称草庵,也称茅庵。因“安”与“庵”谐音,也称草安。…[详细]

江店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代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民国属江陵县二区酒店乡联保。1950年后属江陵县二区(草市)。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人民公社,称跃进大队。1961年实行…[详细]

朱集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民国时期属江陵县酒店乡联保。1950年后属江陵县二区草市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人民公社,名为朱一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将台区雨台公…[详细]

官坪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地域内有一大一小两方形池塘,大的0.133平方千米有余,叫大官坪堰,小的也有0.033余平方千米。民国时期,因该地域内达官富户较多,故而得名。…[详细]

纪城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纪城”指楚纪南故城的简称。东周时期属楚国郢都故址。秦至隋属南郡。唐至明属江陵(荆州)府。清代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民国时期属江陵县草市镇联保。1950…[详细]

雨台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传说旧时天旱时人们在此筑一高土台,祭神求雨,故得名雨台。…[详细]

松柏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详细]

ss="blue">高台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代属江陵县北乡捕衙汛。民国属江陵县二区草市镇联保。1950年后属江陵县二区(草市)。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人民公社称红四大队。1961年实行…[详细]

新桥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1964年境内新建了一座桥梁,故名。民国时期属江陵县联保二区草市镇。1950年属梅槐乡,后编为长林区,属鄂国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将台人民公…[详细]

马店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店”指东周春秋战国时南来官商进入郢都纪南城前,寄养车马的场所。…[详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