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潭社区 | 隶属:都亭街道 |
行政代码:422802001013 | 代码前6位:42280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8 | 邮政编码:445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鄂Q | 行政级别:社区 |
当清江流经此地时,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廻水潭。相传古时候有人见过水中游龙。故将此地命名为“龙潭”。
2024年1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龙潭社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称号。
走进利川市都亭办事处龙潭村,这里地处城市郊区,中心位置距城区5公里,全村449户,172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00人,全村国土面积4。9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闻名鄂西和川东的长十郎梨,2008年全村实现总收入4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是恩施自治州著名的特色农业专业示范村,是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省农村环保示范村、恩施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村。
龙潭村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独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风”,是利川市乡村旅游的重要景区和理想之地。
龙潭村现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明清古建筑四处,有川盐入鄂古盐道文化线路一条,古清江河道遗址一处,有民间老艺人15
谭姓始祖谭海深,于元至正二年,由黄州府麻城县孝感乡洗脚河高家堰奉旨填川,出门氏共有八兄弟,海深排行第二,在荆州石码头渡江时,共议分三路入川,海深和老六迁往施州卫,到施州后再次分手,海深来到施州都亭乡龙潭落业。
这里元末属施州卫都亭乡。
明属施州卫都亭里。
清沿明旧制,改土归流后属利川都亭里。
民国属都亭乡西一保,后改为十五保。
解放初属城关区高桥村,一个月后改为龙潭村;1958年属城关公社大塘受理区六大队;
龙潭社区附近有腾龙洞、玉龙洞、大水井景区、龙船水乡、佛宝山景区、利川丽森休闲度假村等旅游景点,有利川莼菜、利川工夫红茶、利川山药、利川黄连、利川大黄、利川红等特产,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柏杨豆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坝漆制作技艺、利川灯歌、利川小曲、肉连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