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团堡山村 | 隶属:团堡镇 |
行政代码:422802105231 | 代码前6位:42280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8 | 邮政编码:445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鄂Q | 行政级别:村 |
因村旁有一山头呈帽子状,取名为团帽山。后来人们认为改名为团堡山,与山形更为吻合,故名。
团堡山村位于团堡集镇东北,距政府所在地30公里,海拔1400—1500米,东北两方临清江与恩施沐抚相望,南邻四水池村,西靠虾蟆塘村,东西直径4.3公里,南北直径2公里,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其山林面积768公顷,耕地面积74公顷,宅基占地8公顷,交通用地占5公顷。全村辖10个小组,总人口857人,其中男性465人,女性392人,汉族占60%,土家族占39.5%,苗族占0.5%。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养殖业、外出务工,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98元。
团堡山村与柴家湾村、官田坝村、贺家坪村、狮子村、长槽村、玉龙村、阳和村、四方洞村、新田坝村、齐心坪村、大坝村、沙地沟村、金龟村、安乐坪村相邻。
明,属施州卫都亭里;1735年,清雍正13年改土归流,属施南府利川县都亭里;1912至1949年11月,利川县团堡乡东6保;1950年,属利川县第二区;1952至1958年之间,属利川县团堡区(相继成立农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属利川县团堡公社安乐管理区,设团堡山为五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利川县团堡区安乐公社,为五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利川县团堡公社安
团堡山村附近有腾龙洞、玉龙洞、大水井景区、龙船水乡、佛宝山景区、利川丽森休闲度假村等旅游景点,有利川莼菜、利川工夫红茶、利川山药、利川黄连、利川大黄、利川红等特产,有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柏杨豆干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坝漆制作技艺、利川灯歌、利川小曲、肉连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