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木子店镇 | 隶属:麻城市 |
行政代码:421181109 | 代码前6位:421181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3 | 邮政编码:438000 |
车牌代码:鄂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9万人 |
人口密度:22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9个行政村 |
木子店原名“东义洲”,北周刺史曾在木子店筑东义洲城。相传宋末元初,一李姓商人在此经商,得名“木子店”。也有传说称,有一江西老人在木梓树下搭棚开店,得名“木梓店”,简写为“木子店”。
2024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木子店镇为2024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麻城市辖镇。1956年设东风公社,1980年更名木子店公社,1987年设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府37公里。面积262平方公里,人口5.9万。麻(城)张(家畈)公路穿过镇境。辖洗马河、杉林河、界岭、双冲、桃李冲、李峰山、独杨树、长岭关、上马石、上屋傍、郑家傍、东古城、严家坳、金家垸、名山、凉山岩、牌楼、楠竹园、黄泥坳、西家冲、王家畈、大堰河、搁船山、杨眉河、木子店、游家冲、邱家垱、细石岭、汪家傍、撞林坳、天井山、观石河、唐家冲、杨岭岗、龙门河、刘家垸、石磴坳、熊家垸、郑家河、马牙山、花石岩、向明、店基坪、熊济垸、商家山、丁家坳、毛大利、施家坳、杉树垸4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机修、生产玻璃马赛克和
1975年10月撤区并社,东木区改为丁家坳公社;1981年9月,丁家坳公社改为东木区;1987年9月,撤区并乡,东木区一分为二,原东木区所辖的李峰山乡、祠堂铺乡、东古城乡、黄泥坳乡合并为东古城乡;原木子店乡、博士坳乡、丁家坳乡、石磴坳乡合并为木子店镇。
1993年10月,东古城乡整体并入木子店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亭川乡辖,民国时属麻城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为东木区木子店乡光明社,1958年为东风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东木区杨梅乡和平二社,1958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历史地名杨梅陬命名。因“陬”与“愁”谐音,加之对面是巴水大河,改名“杨梅河”。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再次改为“杨眉”。…[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游姓居多,且地处山冲,故名。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为东木区木子店乡群益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县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亭川乡辖,民国属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东木区木子店乡雷风二、三社,1958年为东风…[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山岭有很多细石头,故名。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为东木区木子店乡飞轮一、四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相传光绪年间有一将士骑马经过此地,并在河中洗马,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境内所处的山的名称命名。民国二十四年《麻城县志续编》记载为垒峰山。…[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位于破台子与曾家台子之间,原有一棵参天古杨树,故名(1954年发洪水冲倒这棵杨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一条长岭为界,过去设有关卡,故名。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期…[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名为东木区祠堂铺乡保丰社,1958年为东风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上马石村是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木子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城村是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木子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山的主峰为名山,故名。明朝属麻城县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东木区古城…[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牌楼村是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木子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所处自然村落土质为上好的黄泥。历史上还做过瓦壶罐,且地处一山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期名东木区黄泥坳爱华社,1975年撤区…[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天井山原名杨家畈,因明朝官员梅之焕到东山考察,途经杨家畈,口渴难耐,便令手下在山顶上的小水井取水解渴,此水清冽甘甜,因此杨家畈改名为天井山。…[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部河边有一巨石,石上以前建有一观音寺,故名观音石河。现观音石存在,并建有“观音庙”,“观音石河”改为“观石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东木区博士坳晨光农业社,195…[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河流河道弯曲,狭窄如门,两岸直立。每当洪水暴发,从下游观之,其势如巨龙从门中跃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木栖河区黄石乡管辖,1975年撤区…[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社时期名为东木区杨眉乡团结社,1975年撤…[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牙山原名马鞍山,据老人讲因后山峰形似马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名为东木区丁家坳乡向明河社,1975年撤区并社…[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咸丰、光绪年间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合作化时期为东木区丁家坳乡向明五社,1975年撤区并社前为东木区丁家…[详细]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末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为东木区丁家坳乡劳动一社,1958年为东风人…[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属麻城亭川乡辖,清咸丰光绪年间仍属麻城亭川乡辖,民国时期属麻城县第三区、第四区、东木区辖。1956年为东木区木子店乡劳动三社,1958年为东风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名来历有二:(一)在明代从江西来一老头,在此地一棵木梓树下搭茅棚,以卖草鞋、开饭店为业,故得名“木梓店”。后人简写为“木子店”。(二)相传因一位李姓…[详细]
区划代码:~400,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杉林河水库社区是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木子店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被列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龟山绿茶,1980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奖,1989年亚运期问,送往北京.受到国际友人赞赏。一位新加坡朋友品赏了这种茶以后,翘着大拇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