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浪街道 | 隶属:经开区 |
行政代码:420302004 | 代码前6位:42030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车牌代码:鄂C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3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8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5个行政村 |
咸丰三年(1853年)七月,茅塔河、田湖堰河洪水猛涨,白浪滔天鲁家营(今白浪郑家湾)全村冲毁。“白浪”指白色浪花。
白浪街道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办事处驻中观,人口33299人,面积49.5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光明、马路、白浪堂、中观、柯家垭、马路、小河、白浪、方块。白浪街道白浪街道在淅川县荆紫关镇,河南、湖北、陕西三省接壤处,有一古老的小村镇,名叫白浪街。这里鸡鸣听三省,犬吠三省闻。是中国跨省份最多的一条村镇街道。白浪街依山临水,因紧靠发源于陕西湘可镇南部的白浪河而得名。白浪街的街心,有一块露出地面的三棱石,一面朝西,一面朝东南,一面朝东北。下边有渠水穿街心而过,人称“三省溪”。自古以来,以三棱石中心为起点,朝西的一面归陕西管;朝东南的一面归湖北管;朝东北的一面归河南管。于是,一条三省
周匡正二年(公元前611)8月,楚子乘马日会师于临品(今丹江口市境,汉江南),分为工队:子越自石溪(今丹江门市境),子贝自仞以伐庸,遂灭庸。
据十堰市学者张培玉考,“仞”就是现今白浪。
公元前827年-782年,西周宣工时,王命召伯虎,开辟江汉之浒,此时,糜子国受封子爵,白浪域归糜子国。
楚穆王十年(公元前616),楚国太师潘崇率军灭麋子国,至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白浪域属楚国。
周赧王姬延三年(公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89年10月白浪街道办事处设置,五零厂、白浪火车站、铁路处、中观、堰湖桥、三公司、二机电七个居委会。2001年8月,现中观居委会由原堰湖桥、火车站…[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马路”指早年地名马路坎。因早年传说而得名。传说一:“古道说”。这里所说的古道是指“内白古神道”。它西起河南内乡,东至白浪黄莲垭,全长115千米。内白…[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光明社区”指辖区所在地属原光明大队(现更名为柯家垭村)管辖,故称。…[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白浪塘社区是湖北省十堰市经开区白浪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柯家村是湖北省十堰市经开区白浪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早年传说而得名。传说一:“古道说”。这里所说的古道是指“内白古神道”。它西起河南内乡,东至白浪黄莲垭,全长115千米。内白古神道在十堰境内自西向东先…[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十二年,此地置郧阳府,方块域属湖广布政使司郧阳府郧县管辖。清初沿用明朝建制,设郧阳府(府署设在郧县),方块属郧阳府郧县十堰镇管辖。宣统三年(19…[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河”为村辖区内衣河流。明成化十二年(1476),属郧阳府郧县。清初沿明制,属郧县十堰镇。清光绪十年(1884),属均州西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白浪这块土地,商代属庸国,春秋时归楚,秦时隶属益州汉中郡锡县。从隋朝到宋代均属均州郧乡县辖。清朝设郧阳府,白浪村属郧阳府十堰镇。同治九年(187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