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洪山寺村 | 隶属:武安镇 |
行政代码:420624101244 | 代码前6位:42062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0 | 邮政编码:441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鄂F | 行政级别:村 |
“洪山寺”为辖区内一重要居民点,相传早年此地有五座山岗,为五条龙在此蛰伏,并且不停地在往中间合拢,如果这五龙将山岗合为一处,将会给村民们带来灾难。后来随州洪山寺一高僧知晓此事后,决定四处化缘之后来此地修建“洪山寺”阻止灾难,故名。
一、地理位置
武安镇洪山寺村位于襄阳市西南区域,地处武董公路沿线。
二、人口土地状况
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398户,1464人,耕地面积2413.43亩,其中水田2098亩,旱地316亩。
三、集体经济状况
大田农业水稻、小麦等种植业为主,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为生猪养殖业,畜禽养殖年产值占农业总产业的65%,2010年村人平纯收入达6698元。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万元。
四、村级组织建设状况
洪山寺村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共有党员37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有3名,后备干部有3名,其中流动党员5人,35岁以下的党员有4名,女性党员有3
文化旅游:
罗国城遗址位于南漳县武安镇洪山寺村二组(罗家营),为新石器时代、东周至汉代遗址,东为蛮河支流柳河,北为柳河西源黑河,南与五龙观相望,西部有一条深约1米、宽1.7米的土水沟,为护城河。遗址三面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南漳县志》(1989年版)记载:清朝时期属咸宁都辖治。
民国时期属益寿乡管辖。
1949年元月南漳全境解放,属武安堰区所辖。
1951年5月划归新成立的刘集区所辖。
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时称“安集四大队”。
1961年4月人民公社仍改为区至1980年,归刘集区管辖。
1981年8月安集四大队更名为洪山寺大队。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区建制时,改为刘集镇;同年改“大
洪山寺村附近有罗国城遗址、春秋寨旅游区、香水河、水镜庄、龙王峡漂流、古山寨等旅游景点,有南漳黑木耳、南漳板栗、荆山枣子、磨坪贡茶、东巩官米、南漳香菇等特产,有东巩高跷、端公舞、襄阳火炮、老河口木版年画、赶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