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胜利街道 | 隶属:沙市区 |
行政代码:421002004 | 代码前6位:421002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6 | 邮政编码:434000 |
车牌代码:鄂D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7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60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社区 |
以办事处驻地“胜利街”而命名。“胜利街”原名九十埠街,俗称“九十埠”。早年,此街建筑在靠近长江的古寸金堤上,因岸边多埠头(即码头)而得名。
胜利街道位于沙市中心城区东部,东与朝阳路街道办事处辖区相邻, 南与埠河镇隔江相望,西与中山路街道毗连,北至荆沙大道,面积4.2平方公里。辖区常住居民40863户、94042人,下设文星楼、永红、工农村、章华台、石闸门、青龙台、蛇入山、红门路、玉龙桥、王板桥10个社区居委会,73个网格,社区工作人员109人。
文化旅游:
章华寺位于我市沙市区太师渊路南侧,为楚灵王行宫古章华台遗址。追溯章华寺之历史,必然涉及古章华台。章华台与章华寺两者一字之差,始建时间却相距一千八百年之遥。前者为帝王行宫,后者为佛门净土。章华
荆州城区民居位于荆州市。包括荆州市沙市区胜利街260号、234号、胜利街健康巷52号,荆州区东堤街10号、18号,南门大街46号六处民居。均建于清代,四合院式中轴对称布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
1949年前分属江陵县民生、民权两镇。
1949年底至1950年底改属沙市第一区。
1951年底至1952年底,沙市无区的建制,分别改由市公安局第一、第四派出所兼管。
1953年2月,沙市由3个区改为5个区公所,辖区属第四区公所。
1955年11月,沙市划分为7个街道,设胜利街街道办事处。
1958年10月与梅台巷街道办事处合并后,改称胜利人民公社。
1980年4月6日,又更名胜利街街道办事处。
1994年11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其辖区内著名文化遗址“青龙台”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辖区内著名名胜“文星楼”命名。1953年,为沙市市第四区公所第三、第四居委会各一部分;1955年,以辖区内主要街道民主街命名为民主街居委会;1980…[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红军宿舍坐落于此而命名。“永红”指永远红色。…[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城乡交错、工农联盟之美好寓意及群众自治组织名称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建在古章台上而命名。解放初为太师渊乡梅园村所属;1953年,为沙市市第四区公所第18居委会;1955年,以其驻地太师渊更名为太师渊居委会;1967年…[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以其地处“石闸门”而命名。1973年,由航空路居委会划出的部分居民区组成;2002年变更为石闸门社区居委会;2024年5月航空路社区居委会与原石闸门居…[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辖区内著名古迹蛇入山而命名。1981年5月由原航空路、石闸门和太师渊三个居民委员会划出来的部分居民区所组成,以辖区内著名古迹蛇入山命名。2002年,…[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道路“红门路”而命名。1950年,该地属卫星大队(白庙大队)管辖;1981年5月,由原航空路、石闸门和太师渊三个居民委员会划出部分居民区所组成蛇入山…[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原桥梁命名,原此处有由一畜牧场,畜牧场旁有一条河,为交通方便,在河上建了一座桥,老人称此桥为玉龙桥。…[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80年6月由太师渊居委会划出的部分居民区和新建之大板宿舍区所组成。1985年,便民路以北为三纺居委会(厂居型),便民路以南为大板居委会。1987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