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大垸镇

地名:大垸镇隶属石首市
行政代码:421081102代码前6位:421081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16 邮政编码:434000
车牌代码:鄂D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6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15万人
人口密度:约19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大垸镇由春风垸,北碾垸,合作垸,人民大垸4个垸落组成,“大垸”因此而得名。

基本介绍:

石首市辖乡,是国内著名的白鳍豚、麇鹿养殖基地。1958年建大垸公社,1986年置乡。位于市境中北部,长江北岸,西南端与市区隔江相望,距市府15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6.3万。辖新堤、四岭子、大公湖、和丰、三叉港、柴码头、普圣寺、杨柳沟、黄金剅、箢子口、黄金湾、新桥、东河头、北碾、中岭子、古长堤、五大桥、保南湖、合明、焦家铺、合光、渔尾洲、天星堡、谭子拐、泥南、岳家港、新沟、新农、大堤口、大湾、黄木山、丁家垸、东堤港33个村委会和箢子口、新码头2个居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油料为主。水产、畜禽、林果亦具相当规模。棉花总产、生猪出栏居省“百强”乡镇之列。乡镇企业主要有建筑、建材,船厂。

+查看详细大垸镇概况>>

历史沿革:

清末属石首县北乡,民国时期属石首县北二区,1949年解放属石首第八区,1952年属新厂指导组,1958年成立人民大垸公社,1984年改为人民大垸区,1987年组建人民大垸乡,2003年撤乡建镇,更名大垸镇至今。

南岳山森林公园
箢子口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渊子口,因地处长江左岸支堤北,渊子港与长江接口处的堤形如箢箕,并有渡口,故名箢子口。…[详细]

四岭子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北碾杨家台独子岭子算起,往南排列,此岭属第四条岭子,故名四岭子村。…[详细]

大公湖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初陈家湖和王家湖,水涨时相通,经洪水冲击成一个湖。因两姓为湖产权发生争斗,诉至县衙,结果判令归公,湖畔土地按人口均分,两姓族人都觉得公正,故名大公…[详细]

和丰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移民过来以团结和睦夺取丰收的愿望命名为和丰村。…[详细]

三叉港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北部原有一条港改造后称燎原渠,有三条港的水汇集,形成三叉,原可停船,因而得名,故为三叉港村。联合力量,共建家园。…[详细]

普圣寺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县志载:宋淳祐元年(1241)建普圣寺于扬子洲。因江水崩塌,建横堤头,一直传承。又传唐尉迟恭到此监修普圣寺,惩治贪腐人员。1942年1月毁于日寇战火…[详细]

杨柳沟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此地原住户杨荣汉,栽植的杨柳茂密成林,为排水,在林中开了一沟,故此自名为杨柳沟。村沿用其名。…[详细]

黄金剅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黄金剅村是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大垸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黄金湾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黄金港在金家台西边有很大一个湾,得名黄金湾。红心向党,保家卫国。…[详细]

北碾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碾子湾是一沙洲本在长江南岸,因河道环绕,形如碾槽,故名碾子湾。1949年7月长江河道石首段自然裁直,碾子湾被分成江南江北两地,称为北碾子和南碾子。此村…[详细]

古长堤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明朝时有一皇亲住此荒滩,朝庭出于安全,在此筑了一条长堤,得名古长堤。抗战时期,此地为繁华的港口集镇,1943年正月,日寇放火烧毁了数里路长的古长堤…[详细]

保南湖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保南湖因芦苇丛生,冬季野鸭遍地,而称鸭子湖。因湖区汊港多,芦苇多,一般人不敢进,抗日战争时期,鬼子不敢进湖区扫荡,成了抗日游击队的避难所。部队临走时,…[详细]

焦家铺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时姓焦的人开了一家店铺,称为焦家铺。因由三合乡、古小乡、焦家乡三乡人民合并建成,希望合并后团结和睦,展现新面貌,定名合新村。…[详细]

天星堡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长江边的沙洲,洲上高堡星布林立,得名。1952年3月从石首县西乡北宫咀(现划归公安县)迁来,位于合作乡,心朝一处建家乡,幸福感恩红太阳。…[详细]

泥南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朝秀才李忠炳酒醉倒卧地上,滚得一身泥巴,恰好知县乘轿路过,见状大笑:“美哉,泥巴坨也!”村在泥巴坨集市南边,简称为泥南。…[详细]

新沟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明朝时属藩王膳田军备场,堆粮食的八个仓场称为“天地人和,年丰大有”等字号,故名天字号。1958年为了灌溉农田,新开挖了一条沟,取名新沟。…[详细]

大湾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蛟子河在村西北角转湾向东流,就称大湾。明朝属第五都百家坊北陈家台、徐家岗。清朝属石首县北乡百家坊。民国初属鄂军政府石首县北一区百家坊。民国15年改属石…[详细]

黄木山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曾有一大片高大黄色的树,当村习惯称树林为树山,故名黄木山。又云:一木排黄连木经过,河湾处被江水冲上岸,堆得象小山,故名黄木山。1952年3月移民到…[详细]

东堤港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惠东垸的东边堤旁一条港,称东堤港。清朝,属石首县北乡百家坊东王家台;民国初,属鄂军政府石首县北一区百家坊东王家台;民国15年,改属石首县新厂区东堤乡…[详细]

老河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

[详细]


以下地名与大垸镇面积相当:
到大垸镇必去著名景点
大垸镇相关名人
大垸镇特产与美食
大垸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石首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