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

地名:双溪桥镇隶属咸安区
行政代码:421202105代码前6位:421202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15 邮政编码:437000
车牌代码:鄂L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82.1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56万人
人口密度:约14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境内晚清年间毛氏财主在溪流上建一座石板圆拱桥得名。

基本介绍:

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大冶、武汉、通山四县市交界处,国土面积182.16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辖33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连续五年被市评为“综合实力十强乡镇”,省“六好乡镇党委”和“百强乡镇”等光荣称号。

交通便利。双溪桥镇位于咸宁东大门,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穿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公路网络通达四方,路况良好,全镇共有公共客车24辆,各类出租车140余部,南到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资源丰富。据初步探明,镇内有丰富的石灰石、大理石、冰晶石、褐纯石、煤及硫磷等矿产,有神秘的“高柒洞”、“-溶洞”等旅游资源,有

+查看详细双溪桥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0年8月,双溪桥镇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1975年,建双溪公社。

1984年,改双溪区。

1987年9月,撤区设镇。

2001年3月,与担山乡合并为双溪桥镇。

咸宁市博物馆
双溪桥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双溪”即“两溪”的意思,一溪发源于本镇陈祠的潘桥河,一溪发源高桥河,两溪汇合处在此。…[详细]

担山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大担山、小担山是仙人一担挑来的两座山,故名担山。…[详细]

双溪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境内的双溪河流而得名,于杨堡河与杨畈河而得名,一溪为双溪桥镇陈祠的潘桥河,一溪为高桥河,两溪在此汇合。…[详细]

九彬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毛九彬自然村名字为名。毛九彬自然村祖人毛九彬在此地定居,故名。…[详细]

陈祠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陈氏宗祠”简称而得名。该地原有陈氏宗祠,故名。陈氏太祖庆太公,于1440年从咸宁大幕迁到双溪陈祠的栗树下。…[详细]

杨堡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杨堡居民点以姓氏和地理位置命名。明朝晚期,杨姓族人自阳新兴国迁入此地繁衍生息。因附近有两处地段在河滩低凹地称为“堡”,即湖泗刘钧堡,李沛程罗堡,杨姓居…[详细]

三桥村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境内有一座三眼桥,故名“三桥”。该桥年久失修,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跨塌。…[详细]

李沛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由江西南昌迁鄂定居咸地取名李培,因地方方言“培”、“沛”发音差不多,人们习惯称“培”为“沛”,将“李培”称为“李沛”。此…[详细]

毛祠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毛家宗祠附近,故名。明清时期,隶属咸宁县宣化乡下五都。民国时期,细屋樊、大屋樊、王思海、老屋王思海、游汤、郭田铺、孙田铺、陈祖、陈在仕、新田铺、…[详细]

郑良村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公元997年(宋真宗元年),郑姓祖先从江西瓦甲街搬迁到大冶八角亭后迁往到现址。“良”是优秀意思,希望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故名。…[详细]

峡山村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幕阜山支脉横山在此形成一天然山口,较正常山体低30余米,形成1千米长的山垄,当地人称为峡山口。因横山东西横亘,此处相对低,横山断口处底宽40米,两边临…[详细]

杨仁村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仁铺居民点以祖人姓名和职业综合而命名。明朝姓王,清朝改姓杨。从江西迁居此地。明朝有一叫王历的将军在朝为官,后被奸臣所害,要灭九族。后有忠臣报信他让村…[详细]

梅岐村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山满山遍布有野生梅花,山上歧路很多,故名梅歧山。…[详细]

浮桥村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桥梁名称为名,桥梁以木制特性而得名。始建于清朝,位于浮桥陈境内渠首河原老港,因是杉木浮动桥,取名“浮桥”。后改建为石墩三步桥,仍称“浮桥”。…[详细]

汤垴村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汤姓坐落在的后背垴,故名。明清时期,隶属鄂城县马迹乡马一里。民国时期,鄂城县设立毛家区,改保为乡(小乡)。夏家等15个村庄隶属毛家区巫山保改称的巫山乡…[详细]

李容村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祖人李容在此开过店铺而名李容铺。这里是鄂城、咸宁、通山3县来往的必经之地,故名。…[详细]

孙鉴村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孙鉴村以祖人姓名得名。明万年历间,祖人孙鉴由江西迁居此地后繁衍生息,发展成9个自然村,又名“九门孙”。明清时期,隶属鄂城县马迹乡马二里。民国时期,孙家…[详细]

高铺村

区划代码:~24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是东去阳新,南到通山,西至官埠桥,北上金牛镇的要道,高姓始祖在此地开店铺,故名。…[详细]

杨林村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是一片沙丘,生长一片杨树林,在一条小河南岸至北岸架有一座石桥,名杨林桥(已消失)。…[详细]


以下地名与双溪桥镇面积相当:
到双溪桥镇必去著名景点

双溪桥镇相关名人

双溪桥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咸安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