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海口镇 | 隶属:仙桃市 |
行政代码:429004113 | 代码前6位:42900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28 | 邮政编码:433000 |
车牌代码:鄂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5.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6个行政村 |
镇名来源:一说此地有一渡口,在址摇渡的系一童子伢,故称童伢口;一说古云梦泽烟波浩淼如海,址地属泽边进出之口,故称通海口;还有一说:昔日有地下潜河之水在址流出地面,而且水流不断,众谓址水来自大海,乃称之为通海口。后来迁居址地者日多,到清光绪年间,就形成了通海口镇。
通海口镇位于市境西南部,南临洪湖,西接监利,是三县市交界的口子镇。下辖2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原种场。国土面积115.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1640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3.5万亩,总户数13万户,总人口55158人,其中城镇人口2.8万人。
全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增长33.4%;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9760万元,增长8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550万元,增长68%。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增34%,产品销售收入不敷出0亿元,增32.2%;实现工业利税3000万元,增35.7%;工业用电量达成1100万度,增长25%。诺得胜
2022年3月,通海口镇被命名(确认)为2021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19年12月,通海口镇被命名为2019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曹场墓群(汉-南北朝):位于通海口镇五七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分布在排湖西边平地上,南北向,原有几处大型封土堆自北向南排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被铲成平地。当地村民挖沟时在30
碾盘国民革命军陆军128师工事遗址(1938年):位于通海口镇碾盘村三组,中灌渠及三组村庄南边。遗址现为一长方形高台,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70米。最高处比周围高出约3米,有一片茂密的竹林
采桑墓群位于通海口镇采桑村七组,年代为汉—唐。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采桑墓群被公布为仙桃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云潭垸墓群位于通海口镇陈家村,年代为南北朝。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云潭垸墓群被公布为仙桃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采桑台遗址位于通海口镇采桑村七组,年代为唐、宋。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采桑台遗址被公布为仙桃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设立通海口区公所,1958年改为通海口公社,1984年改为通海口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代属沔阳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沔阳州西方宝成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沔阳县第七区(通海口);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沔阳县第三区(潘…[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代属沔阳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沔阳州西方宝成乡;民国二十一年(1932)属沔阳县第七区(通海口);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沔阳县第三区(潘…[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通海口区堤湾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东风中队;1961年更名为通海口区东风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1980年更名为通海口公社堤湾大…[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通海口区大合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大合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官路公社大合大队;1980年10月以大队境内娄沈家台更名为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通海口区团结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团结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官路公社团结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1980…[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通海口区协伟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协伟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官路公社协伟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1984…[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通海口区碾盘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年碾盘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官路公社碾盘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198…[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永河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官路公社永长河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1980年以境内…[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通海口区石垸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石垸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官路公社石垸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1984…[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沔阳县第八区(通海口);1956年5月属通海口指导组官路乡;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官路管理区四合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官路公社四合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乡天星村;1958年更名为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天星中队;1961年更名为通海口区天星公社天星大队;1966年更名为通海口区天星公…[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1958年更名为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陈闸中队;1961年更名为通海口区天星公社陈闸大队;1975年1月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东堤中队;1961年更名为通海口区天星公社东堤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通海口区新街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新街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天星公社新街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1984…[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1961年属通海口区;1964年属通海口区公社东方红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东方红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1958年更名为通海口公社熊庙中队;1961年更名为通海口区曙光大队;1966年更名为通海口区曙光大队;1980年10月更…[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通海口区苏滩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苏滩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天星公社苏滩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1984…[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通海口区武脑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武脑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天星公社武脑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1984…[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通海口区潘坝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潘坝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天星公社潘坝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天星管理区;1984…[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共和村是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通海口区星红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区星红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小河公社星红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区;1984…[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通海口区柳李村;1958年属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区柳李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小河公社柳李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区;1984…[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通海口区四合大队;1958年通海口公社为小河管理区四合中队;1961年属通海口区小河公社四合大队;1975年属通海口公社小河管理区;198…[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陈家村;1958年更名为通海口公社潘场管理区陈家中队;1961年更名为通海口区潘场公社陈家大队;1975年1月属通海口公社毛范垸…[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向、曾、黄、张、曹五姓居民和云潭垸、黄李垸、张家垸、周家垸、长湖、绿豆湖、烂泥湾7个小地片综合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0年属八区(通海口);1958年更名为通海口公社菜园大队;1961年属通海口公社;1975年属通海口镇;1980年更名为海峰大队;1984年更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排湖村是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通海口渔场村是湖北省仙桃市通海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