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鹿头镇 | 隶属:枣阳市 |
行政代码:420683105 | 代码前6位:420683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0 | 邮政编码:441000 |
车牌代码:鄂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10.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9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9个行政村 |
据《枣阳县志》记载:旧有石鹿一对,年久显灵,夜出蹂躏庄稼,农民见之,击坠一鹿之首。古人以鹿为吉祥兽,故仿刻石鹿一只,与另一全鹿成偶,置于街南小庙旁,故而命名。
一、鹿头镇概况
鹿头镇建于明代,史称“大阜驿”、“鹿头驿”。位于湖北省枣阳市东北部,东与湖北省随州市接壤,北隔新市镇与河南唐河、桐柏毗邻;西南与市区相连。是枣阳市离城区最近的一个乡镇。仅20公里就可到达横穿市区的316国道,汉丹铁路和孝襄高速公路。往西60公里可到襄樊刘集机场和襄樊汉江口岸,往东270公里可达“九省通衢”的经济监理所镇武汉。新开通的枣桐公路(连接316国道和312国道)横穿全镇18个行政村和镇区。全镇版图面积210.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万亩,山场面积4万亩,辖29个行政村,2个街道社区居委会,2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9797人。
二、资源状况
鹿
2023年5月,2024湖北省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鹿头镇位列第85位。
2023年12月,鹿头镇被评定为2025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22年3月,鹿头镇被命名(确认)为2021年湖北省卫生城市(县城、乡镇)。
2017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鹿头镇为2016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介 绍 :雕龙碑新时期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位于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距今为6000年)因遗址附近曾竖一刻有飞龙的石碑,故名“雕龙碑遗址”于1957年发现。1990年至199
民国时期(1912-1947),鹿头镇属枣阳县北二区。
1947年冬解放后,将鹿头镇划出,设枣阳县十五区,后改为枣阳县十四区,辖新市等21个乡。
1951年民主建政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分离。
1956年小乡并大乡,新市区和刘升区一起并为鹿头区。
1958年鹿头区改建制为鹿头人民公社,同年10月鹿头公社改建制为红旗农场。
1961年恢复区辖社建制,鹿头区所辖管理区改为小公社。
1971年,钱岗小公社
鹿头镇鹿头社区位于枣桐公路22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5749亩。现有18个村民小组,1914户,7680人,党员126名,村干部10名。2009年,全村…[详细]
鹿头镇吉河社区位于枣桐公路十公里处,耕地面积1663亩,现有12个居民小组,680户,2810人,党员66名,居委会干部7名。2014年,实现工农业总…[详细]
鹿头镇郭营村位于枣阳市东北25公里处,全村版土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01亩。现有12个村民小组,1072户,4047人,党员110名,村干部…[详细]
鹿头镇龙窝村位于鹿钱路1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4983亩。现有7个村民小组,226户,1095人,党员43名,村干部5名。2009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详细]
鹿头镇楼子庄村位于鹿头镇东北2.5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2071亩。现有14个村民小组,410户,1469人,党员52名,村干部5名。2009年全村实现…[详细]
鹿头镇何庄村位于枣桐路28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3375亩。现有7个村民小组,382户,1487人,党员52名,村干部4名。2009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详细]
鹿头镇武庄村位于枣桐路,全村版土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76亩。现有9个村民小组,449户,2344人,村干部5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详细]
鹿头镇拾河村,全村版土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24亩。现有7个村民小组,522户,2516人,村干部3名。2014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5万元,农…[详细]
鹿头镇武岗村位于鹿头镇西北6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4400亩。现有9个村民小组,350户,1470人,党员44名,村干部7名。2014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时,尚庄村命名为炬火一大队。1979年命名为周庄大队。1980年因重名以驻地尚庄命名为尚庄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尚庄大队改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地翟姓人居多,且本地原有一寺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简庄村为晨光大队。1979年晨光大队以驻简庄命名为简庄大队。1984年拆区并乡,简庄大队改为简庄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鹿头镇管…[详细]
鹿头镇松扒村位于鹿头镇南部2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2565亩。现有7个村民小组,300户,1102人,其中回民86户,312人,党员37名,村干部5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鹿头街到岗尾有九里长,全是山岗,故名九里岗。…[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建在马鞍山南面山冲里,得名马南冲,后来习惯叫成马冲。…[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吉姓人口居多而命名。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阳县第十五区,鹿…[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刘姓人口较多而得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刘庄乡,1959年由刘庄乡改名刘庄大队,1984年枣体制改革,大队改村,刘庄大队改名为刘庄村,成…[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王姓人口居多,且村子面积小而得名。…[详细]
鹿头镇董河村耕地面积3315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1715亩。现有9个村民小组,365户,1755人,党员49名,村干部7名。2014年,全村实…[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氏命名。因此地陈姓人口居多而得名。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氏命名,因此地张姓人口居多而得名。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传说命名。相传多年前,村西岗有个庙,有户人家养了匹懂人性的白马,因这匹白马建功死亡,为纪念这匹马,就叫白马岗,慢慢的就叫成了白庙岗(西岗有个庙),因…[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光武时期,刘秀一名大将叫邓钰,在此安营扎寨、带兵御敌,设立了三道防线,村名以邓姓命名为邓店。…[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命名为金星四大队。1979年,以驻地朱堰命名,将金星四大队该为朱堰大队。1984年,枣阳行政区划改革,朱堰大队改为朱堰村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阳县第十五区,鹿头区改建为枣阳县第十四…[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吉姓集居岗上而得名。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阳县第十五区,鹿…[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阳县第十五区,鹿头区改建为枣阳县第十四…[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阳县第十五区,鹿头区改建为枣阳县第十四…[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郭姓人口居多,且村子建在道路两旁,形成街巷,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蒋姓居多而得名。1947年冬解放后即建为鹿头区,辖新市等21个乡。1951年民主建镇时,新市、钱岗等12个乡从鹿头区划出,建为枣阳县第十五区,鹿…[详细]
鹿头镇丁庄村位于枣阳市东北七公里处,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68亩。现有9个村民小组,460户,1920人,党员43名。2013年,全村…[详细]
枣阳是湖北省最富盛名的黄酒之乡,其生产的黄酒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在世世代代的酿造过程中,已形成一整套独特的技术工艺,沙河流域冲积而成的平源是优质糯米的盛产之地,取山泉之水精酿而成的。产品口味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