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

地名:七星台镇隶属枝江市
行政代码:420583107代码前6位:420583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717 邮政编码:443000
车牌代码:鄂E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3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32万人
人口密度:约25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相传明初有“七个星宿下凡”的书生同船赴考,在此地遇难,葬于江边高台,后来这七个墓地逐渐形成七个高台,故称七星台。

基本介绍:

枝江市七星台镇位天江汉平原西缘,与古城荆州隔河相望,是宜昌市的东大门,享有“湖北大蒜镇”、“三峡油脂城”之美誉。全镇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人口5万人。

历史渊远流长 相传明朝初期,七个书生同船赴考忽遇狂风大作,遂避难一起江边高台。后传这七个书生乃“七个星宿下凡”,故得名“七星台”。

地理条件优越 长江黄金水道旁镇东去,318国道、汉宜(武汉--宜昌)高速公路穿镇而过,西距宜昌市60公里,三峡国际机场40公里,东隔荆州古城30公里,素有宜昌东大门和鄂西咽喉之称。

基础设施完善 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已实现了村村通电、通水、

+查看详细七星台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推介七星台镇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蒜薹)。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遴选推介七星台镇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七星台镇为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18年1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授予七星台镇2017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7年7月,农业部认定七星台镇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七星台蒜薹)。

文化旅游:

杨家山墓群

杨家山墓群位于枝江市七星台镇肖家山村三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凤台街遗址

凤台街遗址位于枝江市七星台镇凤台村二组。2011年入选宜昌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凤台街遗址及周边一定范围。东至沮漳河边(北纬30°30′34.0″,东经111°55′17.8″),西

历史沿革:

1949年7月为枝江县新场区。

1955年全境并入宜都,改为宜都县新场区。

1956年6月撤销新场区,设立新场指导组,所辖乡改为管理区。

1957年11月撤销新场指导组,复置新场区。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撤销新场区,成立新场人民公社,原乡改为管理区,高级农业社改为生产队。

1961年5月恢复区级建制,改为新场区,原管理区改为公社,生产队改为大队。

1962年10月枝宜分县,为枝江县新场区。

1975年

+查看详细七星台镇历史沿革>>

枝江市博物馆
七星台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相传明朝初年,七个书生同船赴考,在此遇难,葬于江边高台。因七名书生乃七个星宿下凡,其墓地称为七星台。…[详细]

董家湾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董家湾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鲜家港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鲜家港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李家岗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李家岗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肖家山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肖家山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沈家店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沈家店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陈家港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家港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大埠街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大埠街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张家场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张家场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孙家港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孙家港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兴隆山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兴隆山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肖家桥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肖家桥原名肖家石门,后此地从沮漳河引水入垸,建立一座涵闸桥,周边都是肖姓人家,故改名肖家桥。…[详细]

东林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林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9…[详细]

杨林湖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林湖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新场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场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9…[详细]

赵楼子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楼子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江会寺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江会寺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王家店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家店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三王庙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曾有相传建于清康熙九年的“三王庙”,故名。祀神不详,庙亦不存。…[详细]

石套子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同治五年(1866年)《枝江县志·县疆域图》标有“石套子”所在位置;其《地理志》又载:“石套子,距县一百二十五里。接江陵界”。…[详细]

鸭子口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鸭子口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马羊洲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羊洲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清代属枝江县第二都;1913年属东区;1930年至1936年属第三区;1940年6月22日属沦陷区伪宜昌县中央治安维持会;1…[详细]

七星台镇特产

七星麻油

七星麻油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的特产。七星麻油选用江汉平原的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传统小磨(水代法)制油工艺精制而成,香味纯正,口感细腻绵和,无糊味、异味,香味有别于机械压榨麻油。湖北省枝江市金七

七星台大蒜

七星台大蒜是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的特产。七星台大蒜具有上市早、味道鲜、口感好、无公害等特点。大蒜是七星台镇传统特色农业品牌,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万亩以上,七星台镇曾被誉为湖北大蒜镇。主要集中在长


以下地名与七星台镇面积相当:
到七星台镇必去著名景点

七星台镇特产与美食
七星台镇民俗文化
枝江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