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岣嵝乡 | 隶属:衡阳县 |
行政代码:430421201 | 代码前6位:430421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4 | 邮政编码:421000 |
车牌代码:湘D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岣嵝乡因境内“岣嵝峰”得名。岣嵝峰是衡阳县的名山,古来称为衡山的主峰,故衡山又名岣嵝峰山。清同治《衡阳县志》载:“岣嵝峰本南岳之别名也”。岣嵝峰是衡山七十二峰之一,雄峙于县境的东陲,海拔951.5米,跨神皇、岣嵝峰两个公社。据清同治《衡阳县志》记载:“嫘祖峰稍西,一峰亚之,望若俯背,故名佝偻”。人们以为“佝偻”二字意义不佳,便把“佝偻”改称为“岣嵝”。今沿用之。岣嵝峰上有禹坛,宋代所立。到了清代重加修茸,改称禹祠。
衡阳县辖乡。1950年分属白石、双江、妙溪3乡,1956年为神皇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属樟木公社,1961年为岣嵝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人口2.2万。乡政府驻铁厂。李(家坳)、界(牌)公路穿境而过。辖妙溪、觉先、双江、白石、七里山、松柏、腊树、和石、杨梅、城前、凤山、印子山、杉云、高峰、福星、集云、神皇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林场、瓷泥、饲料、服装、造纸、花炮、预制、竹凉席。农副产品有水稻、油菜、水果等。境内有“禹王碑”名胜古迹,岣嵝峰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
清朝时期,属岣嵝镇。
民国时期,为岣嵝乡。
1949年10月,属衡阳县第三区。
1952年7月,属第十五区(后改为集兵区)。
1956年,撤区并乡,设神皇乡。
1958年9月,属红旗人民公社(后更名樟木公社)。
1961年12月,属集兵区。
1995年5月,撤区井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杉云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福星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神皇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凤山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高峰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松柏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腊树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觉先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环洞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石峰村是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岣嵝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