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桃花坪街道 | 隶属:隆回县 |
行政代码:430524001 | 代码前6位:430524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9 | 邮政编码:422000 |
车牌代码:湘E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85.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8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7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社区、26个行政村 |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水库形状酷似荷叶,故名荷叶塘水库,所在社区亦名荷叶塘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自古至今,此处有两口清澈可口的水井闻名,故名双井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是桃花坪,历史上因这有大片桃树,构成一片桃树园,桃花开放时,一片绚丽,后给社区更名时,考虑历史面貌,最终确定为“桃花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载,6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在现在社区所在地后面的山上开山,栽下了许多梨子树,后来该街道便称作梨子园街,故名梨子园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古时,桃花坪居民无饮用水,要去赧水河挑水饮用。据《罗氏族谱》载,南松罗雷淑之后代罗朝阳勘测出此井水,并名为“大井眼”,故名大井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解放后,社区范围有个“竹山塘生产队”,该队范家屋前有一口塘,故名竹山塘,后来社区沿用名称。…[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永胜二字寓意永远胜利。1949年属隆回县第1区桃洪镇;1958年属桃洪镇第3居委会;1984年属桃洪镇第9、10居委会;2005年为桃洪镇永胜社区;2…[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96年大洪灾此地为重灾区,县政府救灾而创建紫霞园开发小区,社区之名由此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寺山村、集材村合并以美好寓意得名江湾村。…[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从明代驿道之制,急递铺的产生,洪武元年正月规定凡十里设铺,雨山铺从此诞生。清朝邵武官道上,雨伞铺绣石口路段有一棵大树,可容十余人避雨,形状似雨伞。传说…[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紫溪村、白里村合并以美好寓意而得名富隆村。…[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大花村、金门村合并以美好寓意而得名兴旺村。…[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叫烂伞坪,传说从前有一个老人,打着一把雨伞,经过此处,到此下雨刮大风将纸雨伞刮烂,老人丢于此处,即雨停风止,老人上天去了,故得名,村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载,明、清时期社区境内设有洪仁都,且有一口约1000平方米的大山塘,故名洪塘,社区亦沿用此名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南塘洞,明朝时罗姓先迁入南塘罗家时与祖宗迁出地属南,地势低,四面环山,形似塘只有一小道出入该地,称南塘洞,后王、邹等姓相继迁入与罗姓相连,后统称南…[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民国时期罗姓族人在村境内中心地建“文昌宫”,供族人子弟求学之场所,命名文昌学校。1982年村启用文昌村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村老干部介绍,村辖区内有竹山里,塘湾里两个自然院落,1953年分别成立竹山里,塘湾里两个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合一取其名为竹塘高级社,村名由…[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载南松罗姓始祖雷淑之第三子,孟车分居此地,见此地古木参天,荆棘遍地,且屋前评边又生一蓬鸟果刺,故取名“荆刺坪”,后传为“荆枝坪”民国时,易名“金子盆…[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载,邵陵罗姓始祖道贤之五子和九子之后裔分居此地,在亭子街上合建一所学校,名“二家”学校,故称二家村,又据此地古为叶姓族人居住地,故以姓为村民,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白竹村、马杓村合并以寓意重新命名为天龙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曙光村、罗家村合并重新命名为木梁村。曙光村:1949年属西胜乡;1958年为红旗公社木梁大队;1961年为南松公社木梁大队;1984年为桃花坪乡曙光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盘荷村、老屋村、柳桥村、小水村合并重新命名为小水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高田有一座山,山顶上有一块田,靠天水种植水稻,后人们九喊做高田。…[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介绍,九龙村在清末传下来的说法,此地在800年前,有一江西刘姓户迁往汰头,而又迁佃于此,看到周围有九条弯队龙蛇形的冲,汇入伏龙江口,九龙因此而得…[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宋代曾、刘两家建村,因境内有一条江贯穿而过,原出产磨刀石,故名为磨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地名来源于乡清后来有村,各组检门停居点,范姓、罗姓、肖姓、刘姓、文姓、郭姓,七家姓建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胡家村、铁炉村合并重新命名为书院村。铁炉村:1958年属周旺区白洋山大队铁炉中队,1961年为高田人民公社铁炉大队,1984年为高田乡铁炉村,1995…[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白毛村、窑里村其中一字,故而得名。白毛村:1949年解放初期属保和乡第3保;1958年属周旺公社白茅大队;1961年属长扶公社白茅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石边村、和平村、石马村其中一字,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五龙村、旺冲村其中一字,故而得名。五龙村: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保和乡第5保;1958年为周旺公社五龙大队;1961年为长扶公社五龙大队;1978…[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杨罗村、竹罗村、清塘村其中一字,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沙溪村、正龙村、合同村其中一字,故而得名。2016年区划调整,石门乡、雨山镇、桃洪镇合并属桃洪镇。2018年区划调整,撤桃洪镇设花门、桃花坪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花路村、毛洲村其中一字,故而得名。毛洲村:1949年解放初期为保和乡第二保,1958年为周旺公社毛坪中队,1961年为高田公社毛坪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五里村、野塘村合并重新命名为雅里村,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洪庄村、安仁村合并以寓意重新命名为红星村。…[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丝托村、峡山村、白竹村合并重新命名为金龙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井田村、长里村各一字,故而得名。井田村: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礼教乡第4保;1958年为周旺公社白毛大队;1961年为高田公社新屋大队;1981年…[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名来源于其寓意,保卫和平。双冲村:1949年解放初期时保和乡第2保;1958年为周旺公社洪庄大队双冲中队;1961年为雨山公社双冲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丁塘村、肖山村、楠木村合并,重新命名为三和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两村合并取阮家村、乐阳村首字命名为阮乐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