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浪拔湖镇 | 隶属:南县 |
行政代码:430921131 | 代码前6位:430921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7 | 邮政编码:413000 |
车牌代码:湘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5万人 |
人口密度:约8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古代此地为狼跋村,并有狼跋湖,相传为岳飞拔剑止浪处,故名浪拔湖。
南县辖乡。1956年建乡,1958年属育才公社,1969年析置浪拔湖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2.4万。乡政府驻浪拔湖,距县城8公里。有公路通县城。辖浪拔湖居委会和白合洲、南宫渡、山桥、浪拔湖、朝晖、两太、沙湾、长缨、荣福、荣和、永太、金桥、太阳山、红星14个村委会。盛产水稻、梅花、湘莲、苎麻、蜂蜜。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工业有安瓿、砖瓦厂。为 ? 南县、 ? 华容县交界贸易集市。有春节舞龙习俗,为“民歌之乡”。境内太阳山有东汉、晋、隋、唐砖室墓群和隋唐杜湖墓群及唐代梨园遗址。著名民歌手潘之美为此地人。
2022年12月,浪拔湖镇被确定为2022届湖南省文明村镇。
2012年5月,浪拔湖镇被命名为第三批湖南省省级生态乡镇。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属华容县慕义下乡管辖;次年划归南洲直隶厅西乡管辖。
民国十九(1930年)10月,为南县苏维埃政府第二区,区政府设浪拔湖街道。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立共和乡,治地:浪拔湖街道。
1949年8月,属南县人民政府第一区。
1956年6月,建立浪拔湖乡、白鹤洲乡。
1958年9月,属育才、牧鹿两公社。
1969年9月,成立浪拔湖公社。
1984年,名浪拔湖乡。
2005年12月,浪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浪拔湖明代时为狼跋湖,后演变成浪拔湖,又因浪拔湖镇镇府驻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哑吧渡社区是湖南省益阳市南县浪拔湖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原有古洞庭之太阳山而命名。1961年为育才公社太阳山大队、沙湾大队、浪拔湖大队;1969年育才公社析置浪拔湖公社,太阳山大队改太阳大队。为浪拔湖…[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远近闻名的施家渡口而命名。南宫渡村:因普南寺用庙产设公渡于藕池河中支东岸,与荷花嘴交界,人称普寺公渡,简称南宫渡,后雅化为南宫渡,村因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红星象征革命之意命名红星村。朝晖村:取“芙蓉国里尽朝晖”之意命名;明堂湖渔场:据记载明朝,王侍郎王俨在此地建立王家明堂,作为奠祭祖先之地,人称王家明…[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中叶安乡县形成一河称栗林河,该河是注入景港河之口,因形成较晚而称新口。驿码头村:此地古为枯树塘,系澧水和荆水汇合处,清代属澧洲,设塘风驿站,有守兵把…[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3年将永吉湾与新洲两大队合并,取南鼎垸内一片红之意而命名。南吉村:因此地处南鼎垸内永吉湾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牧鹿湖村:依境内牧鹿湖得名。揭家洲村:清光绪年间,揭姓占有此处河州,称揭家洲,后村依驻地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安村:因地处南县、安乡交界处,有座公路桥叫南安桥,由此命名南安村。西河头村:南鼎垸西堤河头之地,称为西河头,村依驻地得名。文华村:依地处文华垸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村内有一湖泊名为红堰湖,故称红堰湖村。东洲村:因地处南鼎垸东侧沙洲而得名;八一渔场:1976年8月1日修建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为麓湖山系之岗岭,有陈姓聚族而居,故称陈家岭,村因境内陈家岭而得名。上三岔河村:藕池河中支在此处分为东丶西两支流,形成三汊河,后写成上三岔河,因而…[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东耳垸村与华美垸村两村各一字命名。东耳垸村:因围修一巴垸,形似耳朵,在南鼎垸东侧,故称东耳垸;华美垸村:清光绪八年,三面环水,文化垸南侧附修一垸,当…[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否极泰来之意”称泰来村。两太村:光绪八年修建泰来垸,光绪三十四年,将永泰、泰来两垸合并成一垸,称两太垸,村依垸命名;白合洲村:清咸丰年间,藕池溃口…[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道光、咸丰年间,此地数次修垸,均被洪水冲溃,同治四年(1860年)重新修复,故称重复垸,后又称荣复垸,写作荣福垸,村依垸名命名。荣和村:因荣福垸、中…[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临近南洲镇振兴路,取振兴山桥之意而命名。山桥村:因勒马山下鹞子港上修建一桥而得名;长缨村:以“握长缨,缚苍龙”之意而命名;金桥村:以“人民公社是金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