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板桥村 | 隶属:五峰铺镇 |
行政代码:430523111213 | 代码前6位:430523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9 | 邮政编码:422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湘E | 行政级别:村 |
因原名上板桥,下板桥在胡桥村与仁湾村交界处,因古代用木板架设而成上、下木板,相隔25千米,上板桥简称板桥,故而得名。
板桥村位于镇中部,村中心离镇治4公里,民国属行仁乡18保。1950年分属六里桥乡板桥村、得月村,1955年含得月、板桥、陈家三个初级农业社,1956年含板桥、得月两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卫星人民公社板桥大队,1961年成立板桥大队,1984年改为板桥村。落马桥、颜家冲、刘家、莫家、乙柳、牛栏头、铺里、蛤蟆冲、黄家旁、陈家、宜也亭、杜家桥、新开田、板桥新屋14个主要自然村皆分布在总面积3.77平方公里的上板桥田荡,S217线、S317呈丁字形纵贯板桥田荡中央,2010年共26个村民组,598户,2611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7.27公顷,其中水田81.33公顷、另有山林72公顷。主产稻谷、红薯
2021年4月,板桥村被确定为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
清代属邵阳县尚贤都,民国属邵阳县行仁乡第八保;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行仁乡第8保,1950年6月属六里桥乡,1952年属板桥乡,1956年为常兴乡分属板桥、得月桥高级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卫星人民公社得月大队板桥中队,1961年为五峰铺公社板桥大队;1963年为五峰铺公社板桥大队;1975年为五峰铺公社板桥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时为五峰铺乡板桥村,1985年五峰铺乡并入五峰铺镇;199
板桥村附近有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湖南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六岭春色、济公岩、吕振羽故居、易氏宗祠等旅游景点,有邵阳茶油、香辣猪耳、酸辣狗肉、五彩鲜贝、云托八鲜等特产,有邵阳布袋戏、白仓高跷、邵阳蓝印花布印染技术、手工榨油术、隆回花瑶挑花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