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箬铺镇 | 隶属:湘江新区(岳麓区) |
行政代码:430112115 | 代码前6位:430112 |
行政区域:湖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31 | 邮政编码:410000 |
车牌代码:湘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0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7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白箬铺镇因该地曾为清代驿站,名为白箬铺,镇以驿名。
白箬铺地处望城县西部偏南地带,东与雷锋镇、黄金乡毗邻、南接莲花镇、西接宁乡夏铎铺镇、西南临雨敞坪镇、北靠乌山镇。境内总面积106平方公里,现辖白箬铺、龙唐、齐天庙、龙莲、桃林、金良、黄泥铺、洪山、古村、胜和、金峙、金峰、大塘、光明等14个行政村,1个集镇社区居委会,全镇共有570个村民小组,11850户,总人口42466人,其中农业人口38914人,耕地面积42823亩,其中水田36583亩。
白箬铺镇交通发达,319国道、长益高速贯穿东西,县道白乌线沟通南北,五良公路、沈齐公路、变电站进站公路、莲荷公路、光明公路等水泥公路连接千家万户,具有十分有利的交通区位优势。白箬铺、五里堆、友仁三个各
2024年4月,白箬铺镇被长沙市民政局确定为长沙市“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首批乡镇。
2022年12月,白箬铺镇被确定为2022届湖南省文明村镇。
2021年11月,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命名白箬铺镇为第一批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认定白箬铺镇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休闲旅游)。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白箬铺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属长沙县白箬乡。
1951年7月,属望城县洪山、友仁、齐心3乡。
1952年2月,文家洲村划入国营望城县农场(现为原种场)。
1958年10月,属望城县白箬、五星(乌山)2公社。
1961年7月,设白箬、友仁2公社。
1984年3月,白箬公社、友仁公社2公社改为白箬乡、友仁乡。
1995年9月,白箬乡、友仁乡2乡合并为白箬铺乡。
2001年11月,由白箬铺乡改为白箬铺镇。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古道驿站5千米为一铺,从枫树铺至此为5千米,且该地盛产箬竹,晒干后叶呈白色,可编织竹笠、包裹粽子,故该驿站取名为白箬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2004年由原龙洲村、塔山村合并而成,因境内有龙家洲、唐家冲、各取首字排列而得名龙唐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4年由原五里村、白鹤村合并而成。境内有龙塘冲、莲花塘,各取首字排列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4年由原黄泥村、江洲村合并而成黄泥铺村。按驿道体例,一般十里一铺,二十里为一大铺,三十里设驿站。黄泥铺为驿道一铺,黄泥铺因地处在古驿道上,且距白…[详细]
2008年9月6日,光明村被确定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1月30日正式动工开始建设。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力推进城乡…[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2004年由原大江村、长塘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取大江的“大”、长塘的“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4年排子村与齐心村合并为齐天庙村,因境内有齐天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金星村和水口村合并而成。取金星村的“金”和水口庆云峰的“峰”排列而得名金峰村,原金桂村与峙塘村合并而成,每村取第一个字排列得名为金峙村。2016年…[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4年荆州村与大胜村合并而成,取大胜村的“胜”,荆州村原名仁和的“和”,排列而得名胜和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由原金良村、桃林村合并而成。以历史著名人物李淑一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洪山村与古冲村两村合并,取古冲村的“古”、洪山村的“山”排列而得名古山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