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黄塍镇(开发区) | 隶属:宝应县 |
行政代码:321023112 | 代码前6位:32102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4 | 邮政编码:225000 |
车牌代码:苏K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4.65万人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8个行政村 |
相传唐朝尉迟恭后裔尉迟青山曾带兵到此,欲为一皇子造皇城,城沟挖好后,见乌鸦环绕三圈,以为不祥,遂停工而留下城沟,故名“皇城沟”。后人取其谐音为“黄塍沟”。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战败…… 尉迟恭详细信息++
黄塍镇紧临县城区,总面积4273公顷,人口2.68万人。即将实施的东阻北路,将黄塍与江苏宝应经济开发区连为一体,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黄塍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活力日益增强,已经融入宝应环城经济圈,成为经济圈上一颗闪亮的明珠。黄塍镇始终突出工业经济为主导位,优化工业要素,提练工业特色,增强重点工业,做大规模产业。目前已形成以阀门铜制品管件、服装辅料、塑料制品、电缆料等优势特色产业,镇内企业180多家,列统企业20家,紧邻县开发区的工业集中区水、电、路等硬件全部配套到位。县有极强的项目承载力。
黄塍镇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无污染源地,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建成花卉苗木果园和设施蔬菜两
2020年12月,黄塍镇(开发区)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名单。
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黄塍镇(开发区)2011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刘宝楠墓遗址位于宝应县黄塍镇(开发区)徐甸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设黄塍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2000年撤乡设镇。
七里社区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黄塍镇(开发区)下辖的社区。…[详细]
因社区位于黄塍镇中心,故同镇名。1994年12月建立,取名黄塍镇居委会,2003年改为黄塍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金湾社区是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黄塍镇(开发区)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寓意向东升的太阳般蕴含希望,发展越来越好,故名。…[详细]
徐甸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现分6个片,土地面积4200亩,近3000人,地处黄塍镇北大门,与曹甸、下舍紧密相邻。…[详细]
小垛村:2010年由原小垛、头桥、倪星等三村合并而成,位于黄塍镇西北角,距集镇6公里,与本县泾河镇、曹甸镇相邻,有13个村民小组,29个自然村,921…[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寓意年年有新丰收而得名。1958年建队为新丰大队。1983年体改时称新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因联合起来搞生产之意而得名。1958年建队名为联合大队。1983年体改时称为联合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江跳村:地处黄塍镇西南处,与安宜镇、泾河镇紧密相邻。现有10个村民小组,2440亩耕地,近3000人。…[详细]
大陆村:位于镇政府正南,与县经济开发区、-相毗邻,东阳路、金源路穿村而过,共有11个村民小组,930户,人口3310人,耕地面积3210亩。…[详细]
因姓氏李居多,且庄台较大,故称大李庄。1958年建立合义大队。1981年驻地大李庄,更名为大李庄大队。1983年改为大李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鱼桥村:位于黄塍镇南首,西临宝曹河公路。黄塍镇工业集中区坐落,东阳路贯穿其中。2000年由原鱼桥、丰乐二村合并而成,下辖10个村民小组,851户,共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