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团镇 | 隶属:大丰区 |
行政代码:320904104 | 代码前6位:320904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5 | 邮政编码:224000 |
车牌代码:苏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64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该镇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白驹场陈、董等姓灶户迁此置灶。按盐场建置,场下设团,团下分灶。后来此为草堰场四团之西团,故名。
大丰市辖镇。1956年为西团乡,1958年改西团公社,1983年复置乡,1990年设镇。位于市境中南部,距市府14公里。面积33.8平方公里,人口1.6万。大(丰)沈(灶)公路、通(商)白(驹)公路过境。五十里河、三十里河外联斗龙港、串场河。辖西团、东团、北团、新生、农场、横花、新中、西灵、新堤、横圩10个村委会和西团1个居委会。以工业经济为主,形成纺织、机械、建材、化工四大支柱行业。
2024年9月,2025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西团镇位列第669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西团镇位列第667位。
2022年1月,西团镇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21年10月,西团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678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西团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西团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该遗址面积10000平方米。1943年5月24日,1944年5月30日,1945年5月21日,新四军一师部队在此三次伏击日军汽艇,共歼敌80多热人,俘虏日伪军20多人。遗址位于河岸坡地,方圆
该烈士墓面积约500平方米。李增援是长眠在西团的杰出新四军文艺战士,《黄桥烧饼歌》的词作者,1913年6月29日出生于山东。在一次日寇偷袭西团新四军伤病员的战斗中牺牲在乌家场。1958年从乱
该遗址面积约2500平方米。60年代平田整地时在填平四周河沟和池塘的施工现场采集有隋、唐、宋、明、清等瓷片。原址略高于周边农田,呈漫坡状,最高点高出周边40厘米。遗址上现种有农作物。
该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50至60年代出土宋代瓷片、碎砖瓦砾并在现场捡到一柄残损生锈宝剑柄等遗存物。原址略高于周边农田,呈漫坡状,最高点高出周边120厘米。西团镇的晾网禅寺,最早建于唐高宗
1912年,设西团市。
1929年,称西团镇。
1930年,改称长明镇。
1940年,初称长明镇,后改为西团镇。
1956年,设西团乡。
1959年,成立西团人民公社。
1983年,改置西团乡。
1987年,撤乡改置西团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原大龙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及大龙小街而得名。…[详细]
辖区内有居民人口和农村人口,是城乡结合部,故名。…[详细]
以新中乡乡名取名。该村1934年属东台县第9区南团乡13、14、16保;1946年土改时属西团区新中乡;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以新中乡乡名取名为新中高…[详细]
因该处有描花自然村,而得名。该村1934年属东台县第9区北团乡3、4、7保;1946年土改时属西团区新生乡;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以建设新农村之意取名…[详细]
因位于西团镇的北部而取名。该村1934年属东台县第9区北团乡6、8、9保;1946年土改时属西团区三团乡;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以建设新农村之意取名为…[详细]
因其位于西团镇四周,故命。该村1934年属东台县第9区西团乡9保;1946年土改时属西团区三团乡;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以“星星之火,可心燎原”之意…[详细]
古时传说,在该村长一灵芝,民国期间发大水,此处未淹,百姓认为灵芝显灵,故名。…[详细]
因赵姓居住于此命名。该村1930年属兴化县第6区马拖乡1保;1946年属西团区黄浦乡赵场村;1980年地名普查时以土改时曾建赵场村,更名为赵场大队;1…[详细]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91团在驻地为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开挖引水河,为纪念91团官兵事迹,故名。…[详细]
该村解放前地势低洼。不能长庄稼,却长满黄蒲草,俗称黄浦湾,故名。…[详细]
传说,从前此地有一条沟子。一大户人家的人骑着一匹马跨过此沟时,人和马都摔死在沟里,家人将马葬于此沟,后叫马港滩,故名。…[详细]
由三墩村、瓜娄村、大龙村合并。以取团结,万众一心之意,故名。…[详细]
该村住址因四周四个窑厂,故名。该村1930年属兴化县第6区2、6、9、10保;1951年后属大丰县白驹区西团区七灶乡;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以一心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