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岗镇 | 隶属:灌云县 |
行政代码:320723112 | 代码前6位:32072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8 | 邮政编码:222000 |
车牌代码:苏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64万人 |
人口密度:约88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3个行政村 |
因地处岗岭的最南端而得名。
2013区划调整:撤销南岗乡、陡沟乡,合并组建新的南岗乡,乡政府驻地设在原南岗乡政府驻地。新组建的南岗乡辖33个村委会。
【概况】 南岗乡历史悠久,地处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灌云县西南角。下辖15个行政村,4.16万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境内属半山岭半平原。2006年完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8072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0元。
【区位优势】 南岗乡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民风朴实,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是正在崛起的现代化中心乡镇。距连云港港口70公里,陇海铁路35公里,连云港机场75公里,旅游胜地花果山40公里,宁连高速公路与
2022年1月,南岗镇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南岗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12月,江苏省爱卫会命名南岗镇为2018年度江苏省卫生镇(村)。
1949年为南岗区南岗乡。
1958年成立南岗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改置南岗乡。
2019年12月撤乡建镇,沿用至今。
因地处陡沟、龙苴连成一条岭南端,故名。民国年间属东海县第二区,1947年5月划归灌云县南岗区南岗乡,1956年属陡沟区南岗乡,1958年得名为南岗大队…[详细]
位于南岗镇北侧,因得名。1947年为灌云县南岗区南岗乡,1957年属南岗公社,得名繁育场大队,1981年分为普庵大队和后皂大队,1983年分别改为普庵…[详细]
因大兴庄村和建新村合并,取大兴庄“大”,建新村“新”而得名。…[详细]
民国年间从沭阳县大陶庄搬出部分人到此定居,因庄小,故名。…[详细]
清朝年间海州杨姓客庄,故以大杨命名。民国年间属东海县第二区梁荡乡朱曹社,1947年属灌云县南岗乡,1958年属南岗公社,得名朱曹大队,1983年改为大…[详细]
清末,该村是梁姓地主的客庄,因住户较多,有前后梁荡之分,去掉“前”、“后”,故名。…[详细]
因位于南岗镇南部,故名。1958年属南岗公社,得名岗南大队,1983年分为钱庄村村民委员会和官庄村村民委员会,属南岗乡,2001年两村合并,得名岗南村…[详细]
清末年间,于姓地主在此做客庄,有部分租种田户定居,逐渐形成庄,因在南岗岭的南边,故名。…[详细]
清末年间,由赵姓人逃荒到此耕种田地,并定居建庄得名。…[详细]
解放前,袁姚二姓在此居住建庄,故名。民国年间为东海县第二区潘洼乡,1947年划归灌云县陡沟区潘洼乡,1956年为南岗区潘洼乡,1958年得名为潘洼大队…[详细]
清朝年间,因地势较洼且潘姓居住多,故名。…[详细]
因位于南岗乡的最东面,故名。1947年属灌云县南岗区殷口乡,1957年属南岗乡隆昌村,1958年属南岗公社南岗大队,1974年由隆昌分出为岗东大队,1…[详细]
因纪念烈士潘隆昌,故名。原属东海县二区塘沟乡塘沟保,1947年划归灌云县南岗区塘沟乡,1957年改为隆昌乡,1958年属南岗公社,得名隆昌大队,198…[详细]
原是于姓地主的客庄,又在南岗的东边,故名。…[详细]
因位于南岗镇西边,故名。1949年属东海县二区西岗乡,1947年划为灌云县南岗区西岗乡,1948年为南岗乡岗西村,1958年属南岗公社,得名岗西大队,…[详细]
因庄中曾有一条陡峭的涧沟穿村而过,故名。…[详细]
据传此地过去为茆家的菜园,又位于茆家的东边,故名。…[详细]
因是曹庄、赵庄两村合并,故名。1949年为曹庄村、赵庄村,1957年合并为曹赵大队,1983年改为曹赵村村民委员会,属陡沟乡,2001年胜沟村村民委员…[详细]
因由张庄村、薛庄村合并,故名。1949年为张庄村、薛庄村,1957年合并为张薛大队,属陡沟公社,1983年改为张薛村村民委员会,属陡沟乡,2013年属…[详细]
因该村高李两姓居多,故名。1949年为高庄村,1957年改为高边大队,1983年改为高李庄村村民委员会,属陡沟乡,2001年边庄村村民委员会并入,20…[详细]
因东圩和小徐庄合并,取东圩村的“东”与小徐庄的“徐”而得名故名。…[详细]
因是由崔老圩和许庄合并,故名。1949年为崔老圩村,1957年设立崔许大队,1983年改为崔许村村民委员会,属陡沟乡,2013年属南岗乡,2019年1…[详细]
因是吴姓人家逃荒到此居住,形成村落后又筑圩防匪,故名。…[详细]
因最早为避匪患从苏南搬来贺姓人家,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因最早孙姓人家来此落居,形成村落,故名。…[详细]
因最早从山东诸城县逃荒过来张姓人家,渐成村落,取名张兴,意在兴旺发达,故名。…[详细]
据传此庄过去有一武举人经常骑马在土路上行走,走后留有马蹄印记,故名。…[详细]
因该村许、相两姓居多,故名。1949年属马蹄乡,1957年属陡沟公社,得名许相大队,1983年改为许相村村民委员会,属陡沟乡,2001年董王村村民委员…[详细]
因最早是王、范两姓人家由苏州阊门到此居住,自成村落,两村合并,故名。…[详细]
因最早陈姓人家来此居住,并建有土楼房,故名。…[详细]
据传此庄有一条东西走向深不见石头的涧沟穿村而过,故名。…[详细]
因此地过去有一条较深的大沟穿村而过,故名。…[详细]
因最早是有朱、吴、严、霍、周五户人家从苏南避战患来此居住,形成村落后,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