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中街道 | 隶属:海陵区 |
行政代码:321202004 | 代码前6位:32120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23 | 邮政编码:225300 |
车牌代码:苏M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2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社区 |
因地处泰州海陵区城区中心位置而得名。
城中街道地处泰州主城区中心区域,东至东城河,南至老通扬运河,西至南官河,北至北城河,四周凤城河水环绕,历为县、郡、州治所在地。2010年5月由原泰山街道和原城中街道合并,组建新的城中街道。下辖14个社区(南蒲、书院、方洲、泰山、高桥、南山、文昌、周桥、中山、钟楼、八字、税务、洧水、歌舞)和5个实业公司(园林、松林、泰山、西仓、新城)。辖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余人。现有规模企业8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4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5家,房地产开发业5家,资质建筑企业14家。工业企业60家,工业一般纳税人54家,亿元开票销售企业1家,省高技术企业1家,三产企业12
文化旅游:
关帝庙巷64—3号宅位于海陵区城中街道钟楼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关帝庙巷64—3号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淑仙宅位于海陵区城中街道八字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淑仙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祠山庵(普照庵)位于海陵区城中街道钟楼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祠山庵(普照庵)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林桥南小街崔宅位于海陵区城中街道税务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大林桥南小街崔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友好巷杨宅位于海陵区城中街道钟楼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友好巷杨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合并城东、城西街道建城中街道。
1958年,改称城中工作区。
2000年11月,城南街道蒲田、书院、方洲、园林、暮春、荻柴、松林、南山、鱼湾、高桥10个居民委员会并入。
2004年,五一、书院、公园、方洲、翟桥、南蒲、丰裕7个居民委员会划归泰山街道。
2010年5月,由原泰山街道和原城中街道合并,组建新的城中街道。
洧水菜场未建之前,这里原来有一条明嘉定十三年(1220)开挖的“新河”,由中市河向西通预备仓(后与西市河相连,民间通称“玉带河”)。河上有两座桥,东边…[详细]
因靠近古税务桥旧址而得名,税务桥位于泰州中市河上,始建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初名太平桥,旧时因通过课税局,故称税务桥。…[详细]
因地处泰州南门的高桥,因此得名高桥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由附近的中山纪念塔而得名,该塔始建于1928年9月,次年初落成,系为纪念孙中山而建,是海陵的标志性建筑。…[详细]
因社区内有一存放古钟的钟楼而得名。成立于1951年9月,至2004年7月与打笆居委会合并,称为现在的钟楼社区居委会。…[详细]
清代,泰州有一即将离任的知州,将来路不正的银两藏于菊花盆中,并随官船带走。城内有位精通文墨的人,叫陈嵩,他了解到后,即雇一小船迎头赶上撞击官船。官船被…[详细]
因南山寺而得名。2006年由于区划调整由区政府定名。…[详细]
宋代开挖的玉带河与南北向的中市河,嘉定七年(1214年)对桥进行大修时,改以年号为名,称“嘉定桥”。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桥为砖拱结构,民国十七…[详细]
源于赵朴初《踏莎行》州建南唐、文昌北宋。…[详细]
泰山又名岳墩,位于泰州中心城区,初为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开西市河垒土而成,高5丈,周围120丈。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朝廷任命岳飞…[详细]
因靠近安定书院而得名,安定书院创建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旧址原为北宋教育家胡瑗讲学之处,安定书院为江苏省最古老的书院之一。…[详细]
辖区内有一北起迎春西路,南至瞿家桥西街,与园林路交叉相连的路为方洲路,这条路因古代为方洲所在地而得名。社区居民委员会,亦以“方洲”命名。从成立居委会起…[详细]
该社区所处地段,原本是一片蒲塘,后填塘开发,又因位于南园小区的南边,因此称为南蒲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