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良涧街道 | 隶属:洪泽区 |
行政代码:320829001 | 代码前6位:320829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车牌代码:苏H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7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1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社区、4个行政村 |
一说相传三国时期邓艾屯田时,曾经在这里设立收粮点,称为“交粮站”,后来人们将“交粮站”称为“高良涧”。另一说高良涧为水名,始称于隋、唐,后逐渐变为聚落名。
邓艾(197—264),字士载,三国时魏名将。邓艾多年在西北前线防备蜀汉姜维;后来作为灭蜀的主要军事指挥之一,他0阴平,迫使蜀汉投降,建立奇功。魏惠唐亭侯,邓艾之子。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 邓艾详细信息++
洪泽县辖镇,县府驻地。1956年由淮阴县划归洪泽县,1958年为高涧公社,1960年析高涧公社置高良涧镇。位于洪泽湖东岸,距宁连一级公路3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4.4万。205国道过境,有高良涧船闸和复线船闸。辖环城、邓码、钱码3个村委会和洪建、浔河、洪堤、洪桥、洪渠、城南、城北、城郊、城东、淮宝、闸西11个居委会。以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工业已初步形成机械、炼铁、钢材、化工、纺织、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高良涧街道上榜。
2017年9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高良涧街道为第三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高良涧街道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洪泽湖大堤—工程交接处??南段增高点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湖滨社区,类别为古建筑。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洪泽湖大堤—钱码村南北工程交接处遗存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湖滨社区,类别为古建筑。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滨湖洪泽湖大堤石刻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湖滨社区,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洪泽湖大堤—“泗洲知州修工界碑”石刻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杨码社区,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老船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湖滨社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洪泽区文物保护点。
明、清时期属山阳县。
民国时期属淮安县。
1949年,属淮宝县。
1950年,淮宝县撤销,改属淮阴县髙涧区。
1956年由淮阴县划归洪泽县,为县治。
1958年改为高涧人民公社。
1962年,析置高涧镇。
1983年,改为高良涧镇。
2000年2月,高涧乡并入。
2009年3月,黄集镇7个村划入,朱坝镇并入。
2014年区划调整,析出朱坝镇,撤销高良涧镇,改设高良涧街道。
因临近浔河而得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临河大队,隶属高涧人民公社。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名为临河村,2005年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准,改为临河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由原来洪泽淮宝三村与龙庙村合并,取名“洪泽园三村”。…[详细]
崔朱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因码头附近居住的邓姓居民较多,俗称邓家码头,简称邓码。…[详细]
因毗邻洪泽湖,故名。90年代分为洪堤、洪桥两个社区,1998年合并闸西社区。2001年由洪堤、洪桥、闸西居委会合并为第三社区居委会,2005年,第三社…[详细]
因毗邻洪泽湖,寓意“建设洪泽”,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洪建大队,隶属高涧人民公社,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名为洪建村;2000年改为洪建居委会;2001…[详细]
洪渠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因码头杨姓居民较多,故名。2001年,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杨码居委会与城南居委会合并,命名为第六社区居委会;2005年,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第六社…[详细]
寓意“施惠于民”而得名。2005年,安置高良涧船闸周围拆迁居民而新建成的社区,后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浔河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越城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贺接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王集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王庄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砚台社区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因当地胡姓村民较多,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胡庄大队,属高涧人民公社。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名为胡庄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胡庄村…[详细]
因当地管姓村民较多,故名。上世纪60年代成立大管大队,隶属于高涧人民公社。80年代区乡制改革改名为大管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与…[详细]
因在此地设有一座灯塔,用于指引船舶通航,故名。…[详细]
清水涧河贯穿全村而过,故名。2001年并村联组时经洪泽县人民政府批复,褚赵村与康王村合并成立清涧村村民委员会,后一直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