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马湖村 | 隶属:前锋镇 |
行政代码:320831106211 | 代码前6位:320831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7 | 邮政编码:223001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苏H | 行政级别:村 |
因地位于白马湖湖畔而得名。
2022年11月,江苏省司法厅命名白马湖村为江苏省第十六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0年12月,白马湖村王骆殿被认定为第三批江苏省传统村落。
2020年8月,白马湖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19年10月,白马湖村被列入首批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白马湖村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4年7月,农业部认定白马湖村为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白马湖大闸蟹)。
2011年,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白马湖村2011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白马湖村位于两市(淮安市、扬州市)四县(金湖、宝应、楚州、洪泽)结合部,辖区面积16.4平方公里,人口2169人,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11800元。
白马湖村风光旖旎,绿草茵茵,天然水域辽阔,人文底蕴深厚,是一个宜居、生态、恬静的家园。白马湖九十九墩的传说已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加以保护。近年来,白马湖村依靠万亩沿湖生态观光园、水上餐饮、湖中渔家乐等发展旅游业,已初步形成集农副产品生产和生态旅游开发为一体的格局,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打造出了“鱼米之乡”、“生态之乡”的美誉。
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十强文化村、江苏省科
1960年始建,时名白马湖大队,1982年乡村制后叫白马湖村,1987年更名为白马湖渔业村,2000年由涂沟镇划属前锋镇,2001年滨湖合并入,沿用至今。
白马湖村附近有淮安市白马湖生态旅游景区、金湖万亩荷花荡、金湖水上森林公园、尧帝古城、淮安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金湖大佛寺等旅游景点,有白马湖大闸蟹、金湖螃蟹、金湖甲鱼、金湖泥鳅、金湖芡实、金湖白鹅等特产,有陈桥花船舞、金湖竹编技艺、渔民婚俗、踩五花云、金湖香火戏、闵桥莲湘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