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掘港街道 | 隶属:如东县 |
行政代码:320623001 | 代码前6位:320623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3 | 邮政编码:226000 |
车牌代码:苏F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7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3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相传唐代初期,此地原是海滩,无港,称“缺港”,后掘地为港,因“缺”字不雅,且方言“缺”“掘”同音,改称掘港。取“掘地为港”之意。
以原掘港镇的青园、古池、灯塔等10个居委会和陈高、掘西、虹桥等20个村委会区域,设立如东县掘港街道办事处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掘港街道上榜。
2022年1月,掘港街道被命名为第四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掘港街道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掘港街道榜上有名。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掘港街道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清雍正九年(1731),撤盐课司改设主簿署(分县),掘港为如皋东乡治所。
1913年,改称掘港市。
1926年,分为盐垣、碧霞二镇。
1948年,改为掘港镇。
1958年,设掘港镇人民公社。
1981年,析出,复为掘港镇,镇政府驻黄海路。
2015年省政府《关于调整如东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15〕23号),撤销掘港镇,设立掘港街道。
沿用至今。
如东县掘港镇盐垣社区居委会是以宾东新村、教工新村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新型村、居合一的社区。 人口面积 社区内有住宅81幢,入住居民2750户,…[详细]
古池社区居委会始建于一九九八年五月,属村居合一型。二零零一年四月撤村。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区划调整,将原南市居委会、古池居委会合并、整合为古池社区居民委员…[详细]
因合作化期间,这里曾有全县著名灯塔高级社而命名。…[详细]
青园社区位于如东县城西南部,地处如东县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成立于2000年2月。辖区单位一千多个,其中机关单位51个,学校3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详细]
港南社区位于如东县城掘港镇东南部城郊结合部,由原来的王澎村、宾东村、港南村三村交界结合部及居民居住区合并组建而成,现租港南村公共服务中心大楼办公。 …[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友谊路为界,将原青园社区一分为二。友谊路以北,通洋路以东,如泰河以南,海花路以西区域设立社区居委会,新组建日晖社区居委会,寓意如太阳的光辉般明亮,故…[详细]
芳泉村 西起曹埠镇,与晓河村接壤,东至余荡村,与野营角村连接。东西长6公里。南起银杏,北至虹桥,与青园毗连。南北宽3公里。总面积3.8平方公里,…[详细]
掘港镇掘西村地处县城西郊,南临如泰运河,北倚县城工业新区。苏223线贯穿南北,苏334线横亘东西。全村村域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5亩。全村…[详细]
余荡村位于掘港镇南郊,西起掘童河,东至如泰运河,与港南村连接,东西长2.4公里。南起双沙河,与沙南村为邻,北至友谊路,与青园社区居委会毗连。南北宽4.…[详细]
三桥村 基本概括 三桥村位于掘港镇南郊,西起如泰运河,东至分乡河,与大豫镇为邻。三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通洋高速,省道苏2…[详细]
港南村位于县城掘港镇的南部,苏202线、县城南二环路贯穿全村南北、东西。 人口面积 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现有居民825户,耕地面积204…[详细]
掘港旧称宾山,因此地在掘港东郊而得名。解放前此地为余荡村,坟多人少。1958年为掘郊公社16大队。1984年为掘郊乡宾东村、石桥村。1986年为掘港镇…[详细]
因村内有开挖于元末明初的晓河(鸡鸣河)而得名。…[详细]
虹桥村是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原村有姓陈的和姓高两大家族,故取名为陈高村。…[详细]
十里墩村与环镇社区居委会是村居合一的单位,地住掘港镇县城西部,西与马塘镇接壤,东与虹桥、芳泉村为邻,南与晓河村隔沟相望,北与虹桥、陈高村相毗邻。苏新3…[详细]
丁字岸村位于掘港镇最南端,南于通州区三余镇光明村遥望港河为交界;东于大豫镇大同村为交界;西于本镇洋岸村;北于本镇三河村为邻。南北长为6.5公里,东西宽…[详细]
因为原来有18个烧盐墩、两座庙(陈家丫子庙、晒盐场庙),后人为怀念历史,故取名为晒盐场。…[详细]
因为在双沙河以南所以命名为沙南村。古地名沙家店、宋家园、犁头尖、四总。建国后为河东村、河西村。1958年为花丰公社8大队。1984年为华丰乡沙南村。2…[详细]
取“新组建”的“新”,寓意“革新”,“华丰”的丰,寓意“丰收”。…[详细]
寓意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故名。本村古时称为丁字岸、六副头、华丰坝。抗日战争时期,称为新生乡、新余乡。人民公社后,先后被划分为华丰公社9大队、5大队、…[详细]
清乾隆年间此地有周姓人开店,旧称周家店。…[详细]
因老银杏埠子而得名。1999年,通衢和银杏合并为银杏村,银堤和香坛合并为银北村。2003年,银北和银杏合并为银杏村,沿用至今。…[详细]
三河村位于掘港镇南郊,西起疏浚河,与周店村接壤。东至分界路,与沙南村连接,东西长2.3公里,南起童店河,与洋岸村为邻,北至双沙河与野营角毗连,南北宽4…[详细]
因1999年洋岸、岸北、牛场三村合并,洋岸村有一个洋岸庙,取名洋岸村。…[详细]
掘港镇野营角村地处掘港南郊,东起分乡河与余荡村相望,西至疏浚河与银杏村为邻,东西长1.8公里,南起双沙河,北至范公堤与芳泉村毗邻,南北宽4公里,总面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