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芳桥街道 | 隶属:宜兴市 |
行政代码:320282005 | 代码前6位:320282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0 | 邮政编码:214000 |
车牌代码:苏B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3.7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4万人 |
人口密度:约53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清末为方桥乡,因桥得名。
芳桥街道于(阴历)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解放。由宜兴县军事管制委员会通令为芳桥乡人民政府。同年十月,废除保甲制建立村组制,并以乡设立党支部。一九四九年六月至一九五五年,历经了分小乡、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运动。一九五六年二月进行第一次并乡,改称芳桥乡人民委员会。一九五八年九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撤销乡、村建制,建立公社、大队建制,本乡为湖滨公社后,原芳桥大队改为芳桥公社。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六七年三月,由于受“0”的冲击,公社工作日处瘫痪。公社工作由同级人武部部长抓总(主持),一九六八年五月,以社建立革委会。一九七一年十月恢复建立了芳桥公社党委,一九八一年由公社革委会改为公社管委会。一九八三年
2024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芳桥街道为2024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8年3月,江苏省环保厅公布芳桥街道为首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芳桥街道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阳山荡公园位于宜兴市芳桥镇阳山荡东北侧,是环阳山荡新城打造的重要景观公园之一。一期占地约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00万元。公园沿孝侯路由北向南分为ABCD四个区域,A区位于阳山荡风景区入口,
周培源故居位于宜兴市芳桥镇后村,周培源故居坐北朝南,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现有建筑三进,占地750多平方米。1987年周培源将故居捐献给宜兴市政府。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
四方碑,在宜兴市芳桥镇徐塘田村,为清代处士徐翙凤妻的墓碑。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徐翙凤(1628—1684),字声歧,号竹虚行三乐斋公孙、馌亭老农、眠云道人。通
下裴桥,在宜兴市芳桥镇虞山村下裴自然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下裴桥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东10°),两侧各有石阶17级,青石基
梅前永兴桥,位于宜兴市芳桥镇芳桥村(原梅子境村)梅前组(梅子境桥边)。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梅前永兴桥建于清光绪丁亥年(1887),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北
1929年为芳桥乡,属芳桥区。
1949年5月仍为芳桥镇,旋改置乡。
1958年并入湖滨人民公社。
1959年建芳桥人民公社,1983年复置芳桥乡。
1993年撤乡建镇。
2000年扶风镇并入,2014年撤镇设芳桥街道。
龙眼社区:位于芳桥街道中心,境内有阳山、岱华山、浮山、葛宝山、阳山荡、潮音寺、龙眼桥、周处遗迹、甘草墩等历史遗迹。成立于2004年9月,对区域范围内的…[详细]
因辖区在原芳桥乡,故名。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芳桥大队。1983年更名为芳桥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芳阳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宜政发(2001)40号…[详细]
因以阳山山名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阳山大队。1983年更名为阳山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云巢村村民委员会、西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宜…[详细]
因以后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后村村民委员会大队。1983年更名为后村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后窑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宜政发(200…[详细]
因以夏芳自然村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夏芳大队。1983年更名为夏芳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扶东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宜政发(2001)…[详细]
因以华阳桥桥名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华阳大队。1983年更名为华阳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前阳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宜政发(2000)…[详细]
因以扶风桥而得名。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扶风大队。1983年更名为扶风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后尹村村民委员会、大河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宜政发(20…[详细]
金兰村:位于金扶路西侧。 金兰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优质粮食为主导产业,形成了以粮为主、因农而兴的“金兰模式”。强化党建引…[详细]
因以屺山山名命名,故而得名。其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屺山大队。1983年更名为屺山村村民委员会。2000年里高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宜政发(2000)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