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口镇 | 隶属:德兴市 |
行政代码:361181105 | 代码前6位:361181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联系电话:0793-7730102 | 邮政编码:334000 |
车牌代码:赣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2万人 |
人口密度:约68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海口镇马路顶39号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5个行政村 |
驻地在海口村,乡依村名,故名,因地处乐安河边,水上交通要道,商家云集,又名海口市。
德兴市海口镇位于德兴市东北部,距市区35公里,东邻新岗山镇、李宅乡,南毗龙头山乡、花桥镇,西接泗洲镇,北与婺源太白镇隔河相望。因安徽乐安之水,江西李宅之水和浙江体泉之水在当地汇合,号称“三江归一口”,故得“海口”之名。镇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下辖海口、黄渡、江田、舒湾、杜村5个行政村和新源、海乐2个居委会。55个自然村,84个村民小组,人口15101人。党委下辖15个党支部,1个党总支,423名党员。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海口历史悠久,建制于唐初,有1380多年历史,曾出过进士183人,有“江西第一进士”之美誉的董申、宋代“江左二宝”的汪藻、被誉为“南宋第一书”《救荒活民书》的撰写者
2024年1月,江西省第三批生态园林城镇名单公布,海口镇榜上有名。
2022年3月,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海口镇为2025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2013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海口镇第六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2012年1月,海口镇上榜江西省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海口镇联系电话:0793-7730102
文化旅游:
董氏民宅位于海口镇海口村,年代为清。为德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米。
苏家和谐堂位于海口镇黄渡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祠堂。2018年10月21日,德兴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米。
海口沿河路北城门位于海口镇海口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城门。2018年10月21日,德兴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口东城门位于海口镇海口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城门。2018年10月21日,德兴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口北城门位于海口镇海口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城门。2018年10月21日,德兴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康熙十二年(1673)属南部乡,1919年属二区,1950年属白沙区三益乡,1952年设海口、龙岗、杜村三乡,1957年为海口区海暖乡,1958年为海口公社,后铁罗山分场并入,称铁罗山分场,1984年为海口乡,1993年撤乡设立海口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新源社区是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海口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驻地和流经河流乐安河及其功能命名。2014年成立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49年以前属海暖区三益乡一、二、三保,1949年属白沙区三益乡,1950年属五区海口乡,1956年撤区,仍称海口乡,1957年属海口区海口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为海暖区三益乡第三保,1949年属白沙区三益乡,1950年属五区龙岗乡,1955年为黄渡乡,1956年撤区,并入海口乡,1957年属海口区…[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为海暖区三益乡第五保,1949年属白沙区三益乡,1950年属五区龙岗乡,1956年撤区,并入海口乡,1957年属海口区海口乡,1958年公…[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海暖区三益乡,1949年属白沙区三益乡,1950年属五区杜村乡,1956年撤区,并入铜埠乡,1957年属海口区铜埠乡,1958年公社化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舒湾村是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海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