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沙镇 | 隶属:都昌县 |
行政代码:360428104 | 代码前6位:360428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2.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明嘉靖年间,三都首富朱时(1510-1577),字月波,号大沙。出生于召朴村。在三都畈开铺经商,随着经营商品的扩展,三都畈形成了小集市,而附近村民的农村产业也在小集市包装后通过南溪湖进入鄱阳湖而贯通长江。但小集市后面有条水港,阻碍了货物进入集市,且村民过往也不方便,朱大沙出资在水港上建造了一座桥,后人将此桥称为大沙桥,小集市称为大沙街。乡镇由此得名。
大沙以驻地附近大沙桥而命名,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4公里,东与三汊港镇、西源乡隔河相望,南濒鄱阳湖,西连和合乡,北倚凤凰山脉与阳峰乡、汪墩乡接壤,都(昌)中(馆)公路(S209省道)横贯境内。大沙镇下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10自然村,227个村小组,9439户,人口约33200人,总面积46.33平方千米。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701公顷,山林地面积为1100公顷,水域为1200公顷;辖区内共有两个万亩圩堤,三个百亩圩堤;有小(一)型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11座,总库容量567万立方米。近年来,多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如江西省卫生乡镇、江西省生态示范乡镇、江西省人大代表联络示范站等。
2023年11月,大沙镇被确定为第十六批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清代,属新城乡三都。
1936年为凤凰乡、属二区。
1944年为双凤乡。
1949年5月,属五区。
1952年,分为三里、店前、太阳、大沙、沿湖5乡,属九区。
1956年,为大沙乡,属三汊港区。
1958年,和合、西田、竹林3乡并入大沙乡。
1959年废乡,改称大沙人民公社。
1962年,和合公社分出。
1968年,和合、茅铺、大沙并为大沙公社。
1973年,和合公社从大沙公社中分出。
1984年恢复乡建置,复称大沙乡
大沙新街社区居委会位于凤凰山脚下,大沙镇政府所在地南部,1989年由火星大队分开为凤凰大队,1992年又改为大坂村委会,2007年改为大沙新街社区居委…[详细]
沿湖村为大沙镇所辖村,辖区面积4.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0亩,山林面积600亩。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全村户籍总人口520户22…[详细]
官山村为大沙镇所辖村,省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县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8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山林面积2…[详细]
??黄香村为大沙镇所辖村,省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县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黄香村辖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900亩,旱地面…[详细]
太阳村:吴济湾、老屋余村、韩家墩、白石垅、张云村、上屋余村、猪头山、禹家垅、付家坝、野溪垅、杨老君下屋余家…[详细]
茅铺村为大沙镇所辖村,属非重点帮扶村,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15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山林面积2200亩。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15个…[详细]
店前村为大沙镇所辖村,省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省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81亩(人均耕地面积0.78亩),山林…[详细]
南垅村:罗家舍、江申村、詹家咀、沈家垅、占闵新村、周榜村、杉树村、栗峦村、湖下村、南垅村、万家村、桐树村…[详细]
横山村:太屋新村、新罗象村、老屋村、老罗象村、五房村、三房坂上村、江桂村、新舍村、横山曹家、曹家垅、荫埠头、马家边、黄甲塘、太屋村…[详细]
火星村:大沙桥新村、老屋场自然村、张家山村、旺林坂自然村、晨林塘、彭家坂、曹家坂、下湾村、上湾村、伯通山村、桥头咀村…[详细]
三里村:老屋村、彭内、黄家山、新屋村、彭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