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七里村 | 隶属:鸣山乡 |
行政代码:360428205204 | 代码前6位:360428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城乡分类:乡中心区 | 分类代码:21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村 |
辖区面积:约5.0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67人 |
人口密度:约413人/平方公里 |
因境内七里桥而得名。
七里村是“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村,坐落在杭梓公路和景湖路交汇处,交通十分便利,七里村委会源于1975年,由源头、程浪、石峰三个村委会边远村庄划拨组建(当时称农科所)。经济底子向来较为薄弱,处于鸣山乡中部,距离县城41公里,区域面积5.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9亩,其中水田1541亩,高标农田改造1278亩,土地流转面积1410亩,林地面积2753亩,水产面积100亩,有小二型水库1座,小山塘8座,提水站3座。下辖10个自然村530户2067人,党员48人,其中女党员5人,党小组8个,“两委”班子成员6人。
全村脱贫户54户191人,监测户1户5人,农村低保户87户117人,特困供
1949年前属和平乡第三保,1949年后属源头乡农会,合作化时改称和平乡,为共升丰升初级社,后转达为红光高级社,公社化时分为石峰,源头大队,1975年为公社农科所,1979年改为七里大队,1984年改为七里村民委员会。
七里村附近有南山景区、刘溉鼓楼、张岭水库水里风景区、枭阳城遗址、印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等旅游景点,有都昌大米、都昌豆参、红眼银鱼、南峰豆参、都昌银鱼干、都昌鄱阳湖银鱼等特产,有都昌打岔伞、老爷庙的传说、都昌鼓书、金星砚制作技艺、全丰花灯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