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渼陂村 | 隶属:文陂镇 |
行政代码:360803105200 | 代码前6位:360803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6 | 邮政编码:343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赣D | 行政级别:村 |
渼陂一词原为陕西户县古湖泊名,南宋初年,北方饱受兵乱,户县人梁仕阶带领族中子孙迁徙至江西,因怀念故乡,故以渼陂为村名。
渼陂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这里汇发达的古代商业文明以及红色文化于一体。规模宏大的明清建筑,鳞次栉比;数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绘、楹联、牌匾、雕屏,无不隐含了庐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折射出精深博大的庐陵文化的熠熠风采,更记录着这块红土地的沧桑岁月。
渼陂古村山抱水环,天然形胜。村内的总祠永慕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翘角飞檐,镂花斗拱,红石檐柱,石柱四面皆镂刻着嵌有“永慕”二字的20余副长联,可以看作楹联、书法、石刻、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博物馆。
一、古村地理位置
渼陂村距吉安市中心城区约27km,距吉安市火车站约25km,距井冈山机场约60km,距镇政府
2025年1月,入选2024年江西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古村地名鉴定名单。
2023年7月,2023年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出炉,渼陂村入选。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渼陂村榜上有名。
2019年1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渼陂村为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15年9月,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渼陂村2015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2012年12月,渼陂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1年7月,渼陂村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2005年9月,渼陂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3年8月,渼陂村上榜江西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文化旅游:
渼陂村位于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汇发达的古代商业文明以及红色文化于一体。规模宏大的明清建筑,鳞次栉比;数不清的石刻、木刻、彩绘、楹联、牌匾、雕屏,无不隐含了庐陵人非凡的智
浙江美术馆坐落于杭州市南山路西子湖畔,毗邻万松岭,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拥有各种规格的展厅14个,其中恒温恒湿展厅6个,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库房区面积300
“二??七”会议旧址位于文陂乡陂头美陂村,座西向东,分前后两栋,中有2.2米宽的走方廊小院,为砖木结构。1930年2月6日至9日毛泽东主持的红四军前委,意向西、赣南特委,五、六军军
渼陂毛泽东旧居位于文陂镇渼陂村。1930年2月举行的“二七”会议期间,毛泽东居住和办公的地方。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交通路线:渼陂位于吉安东南22公里处,属于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从
渼陂永慕堂祠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渼陂古村。1930年红四军在东固根据地活动期间,总部设在永慕堂,这里还是电影《决裂》、电视剧《井冈山》的外影地。祠堂始建于南宋初年。元末毁于一
渼陂村委会是由原陂头大队和渼陂大队合并的村。
1983年前属新圩公社,1984年2月份成立文陂乡人民政府。
1984年,渼陂大队改置为渼陂村民委员会,陂头大队改置为陂头村民委员会;2003年陂头村民委员会和渼陂村民委员会合并成渼陂村民委员会。
2012年撤乡改镇,文陂镇管辖,沿用至今。
渼陂村附近有渼陂古村、浙江美术馆、青原革命纪念地系列景点、渼陂毛泽东旧居、渼陂红四军军部旧址、渼陂古村将军馆等旅游景点,有青原脆笋、吉安黄牛、苦株粉皮、东固茶叶、东固竹笋、竹笋罐头等特产,有文天祥故事、东固传统造像、青原箍俚龙、青原渼陂陂彩、青原喊船、青原烟花傀儡等民俗文化。
梁兴初(1912—1985),1912年8月23日出生江西吉安庐陵县(今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一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自幼为雇主打铁,深受剥削和压迫。1930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
梁必业(1916~2002),原名梁必光晃,1916年3月7日生于吉安县文陂镇渼陂村一个农民家庭。1922年入本村国民小学念书四年。1929年1月,到离家20里外的罗家圩一家粮杂店当学徒,当年参加乡儿
梁仁芥(1912~1991),文陂镇渼陂村人。1912年11月17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9岁时进学堂读书三年。他是村里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组织者之一。1929年10月,加入共青团,并当选为纯化区十八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