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铜鼓县 | 隶属:宜春市 |
行政代码:360926 | 代码前6位:360926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5 | 邮政编码:336000 |
车牌代码:赣C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155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64万人 |
人口密度:约7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街道、6个镇、3个乡 |
相传晋代许逊在今城东之郊一色如铜形似鼓的巨石上挥剑逐蛟,石裂中分,金鸡飞出,留下“铜鼓打不响、金鸡飞上天”的传说,铜鼓由此得名。(《江西省铜鼓县地名志》1986版)。
许逊(239~374),东晋人,祖籍河南汝南,出生在南昌县,字敬之,年20从吴猛学道。晋太康初,举孝廉,拜旌阳(今属湖北省)县令,为百姓兴利除弊,颇有政绩。后见世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时南昌各地水灾频繁,许逊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成效显著。“…… 许逊详细信息++
铜鼓是赣西门户,东邻宜丰,南接万载,西与湖南省浏阳市、平江县交界,北与九江市修水县相连。全县国土面积1552平方公里,下辖6镇3乡4个国有林场,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县和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铜鼓生态资源丰富,是块绿色宝地、康养胜地。江西五河之一修河的源头,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04%,排全省第一。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氧吧”,有100多万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有中国最大的野生红豆杉群落,是中国中三角的一颗最美绿心。
铜鼓红色历
2024年11月,2025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名单公布,铜鼓县上榜。
2024年1月,铜鼓县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三批生态园林城市。
2024年11月,农业农村部将铜鼓县列为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4年10月,铜鼓县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4年7月,铜鼓县获评为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2024年6月,铜鼓县被确定为2024年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
2024年12月,铜鼓县被公布为2025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4年11月,生态环境部命名铜鼓县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4年11月,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名单发布,铜鼓县入围。
南唐保大二年(944年)闽王之子到铜鼓筹军,闻知旌阳试剑故事,便将铜鼓石题刻其上,自此铜鼓名扬四方。
明万历五年(1577)始设铜鼓营,清末(1910年)置铜鼓抚民厅,隶属南昌府,1913年2月废厅建铜鼓县,直属省,1949年7月铜鼓建立人民政府,隶属袁州分区专员督察公署,1952年9月为南昌专区管辖,1958年12月南昌专员公署改设宜春,1959年1月归宜春专区(1978年7月改称宜春地区,200
位于铜鼓县城区,故名。…[详细]
铜鼓县辖镇,县府驻地。江西省百强乡镇之一。1949年为定江区永宁街,1950年易名永宁镇,1958年建永宁公社,1981年复永宁镇。位于县境南部,镇政…[详细]
铜鼓县辖镇。1949年属港下乡。1958年与石桥、二源乡组成红旗公社。1983年更名温泉公社,1984年改置温泉乡,1995年与石桥乡合并设温泉镇。位…[详细]
棋坪镇位于铜鼓县西北,总面积238平方公里,人口1.36万,下辖12个村民委员会,134个村民小组,是西河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详细]
排埠镇位于铜鼓县西南边陲,距县城18km,东邻万载县高村镇,南毗浏阳市张坊镇,西靠大沩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接永宁镇,是铜鼓绿色食品与建材工业重镇。地势西…[详细]
三都镇位于铜鼓县东部,总面积25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5万人,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公里。东邻宜丰县,西接湖南浏阳市,南接…[详细]
大塅镇地处铜鼓县城东部30公里,东与修水县接壤,西与宜丰县相邻,面积205.69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4000余人,1995年…[详细]
铜鼓县高桥乡位于县城西南部山区,距县城32公里,分别与湖南省的浏阳市、平江县接壤,乡域面积180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为6240人,正在修建的…[详细]
江西省铜鼓县港口乡人位于江西西北部,总面积为12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6。48万亩,气候宜人,四季分明,茶叶、蜂蜜、茯苓、黑山羊是该乡的传统产品,完全…[详细]
带溪乡地处铜鼓东大门,东部与修水县接壤,南部与奉新县相邻,西距铜鼓天柱峰公园只有七公里之遥,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7500人,有7个行政村,是一个经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