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竹塅村 | 隶属:宁州镇 |
行政代码:360424118212 | 代码前6位:360424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村 |
竹塅村位于九岭山地的群山怀抱之中。“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令笔下的景象应就是描写竹塅村的。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两栋并列,座北朝南,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含场地)约1100平方米。西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为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名为“凤竹堂”,又称为老屋,一进两重,面阔三间,宽17.4米、进深17.4米、高6.3米,面积303平方米,天井两侧厢房为客厅、官厅,上下堂前厅房为卧室或书房,陈宝箴居住上厅房内,陈三立在此出生。东栋称为新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陈宝箴任浙江按察使时所建,宽12.7米、进深15.6米、高6.3米,面积1
2019年12月,竹塅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文化旅游:
宁州镇竹塅村是陈门五杰,即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的故里。一家四代出了五位杰出人物,修水后人并称之为陈门五杰。为了保护、传承、弘扬义宁精神,树立义宁陈氏文化世家标杆,中共修水县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泰乡七都,1949年属新桥乡,1958年为桃里公社竹塅大队,1968年并入高塅大队,1972年分出,1984年改为竹塅村,沿用至今。
竹塅村附近有修水南崖—马家洲景区、陈门五杰故里景区、黄庭坚故里、黄庭坚纪念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百茶园等旅游景点,有修水宁红茶、双井绿、修水赭砚、修水杭猪、西港化红、黄王凉粉冻等特产,有全丰花灯、一圣仙娘花灯、修水贡砚制作技艺、修水哨子制作技艺、修水宁河戏、宁红茶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