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湓浦街道 | 隶属:浔阳区 |
行政代码:360403002 | 代码前6位:360403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763人/平方公里 | |
办事处地址:丁官路95号 | |
下辖地区:8个社区 |
湓:湓即湓水,今龙开河的古称。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湓浦:湓水流入长江的地方。位于湓水流入长江位置的一个辖区。
湓浦街道面积:3.6k㎡人口:37824人邮编:332000代码:360403002
管理丁官路、孤溪埂、梅绽坡、龙开河、湓浦、濂溪、半月亭等7个居委会。办事处驻丁官路。
文化旅游:
烟水亭位于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
九江老电信局旧址位于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街道龙开河社区交通路12号,年代为191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四批九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中路邮政支局旧址位于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街道孤溪梗社区大中路601号,年代为191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四批九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桂枝巷洋楼位于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社区桂枝巷2号,年代为1930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四批九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领事馆公寓旧址位于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社区湓浦路16号,年代为1910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第四批九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前,属九江县浔阳镇,1950年初归属九江市,设四、五、六、七街公所。
清咸丰十年(1806)(划为英租界,填港建房,谓之“洋街”,1927年1月6日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命名为湓浦路,1952年改置第二区人民政府,下设庐山、湓浦、梅绽、西园、丁官5个街政府。
1953年撤区改设湓浦、环城2个街公所,1957年2个街公所合并设湓浦街道办事处,1960年改称湓浦人民公社,1968年改称太阳升人民公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在太平天国时,有将领丁太阳率军在此扎营六年之久,屡败清军,立下赫赫战功,人民为纪念丁太阳的称此地为丁官营。后九江市拆城筑路更名为丁官路。位于丁官路附…[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20世纪90年代初,填塞龙开河而建成龙开河路,意为位于龙开河路旁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湓浦路原为湓浦港、可泊舟楫,发源于瑞昌清盆、通龙开河,以此命名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意为半月亭旁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1986年7月从南门口居委会划出,因滨临甘棠湖,南门湖而得名湖滨居委会。2001年7月由湖滨居委会更名为半月亭社区居委…[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49年前为傍甘棠湖一污水埂滩,1951年填滩筑路建房而成文化闹市区,社区居委会以此地名而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据同治11年德化县志记载,公元前1071年,湖南道州人北宋哲学家周濂溪任知南康军,因爱庐山之胜筑室并设书堂于莲花峰的溪水上,取湖南故屋濂溪名,后人称濂…[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梅绽坡,因旧时坡地上有数株腊梅而得名,位于梅绽坡的一个居民基层群众性社会组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龙开河路是以前的龙开河填起来的,龙开河路又叫九龙街,整个辖区的整体形状像条河流,以此命名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