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桥楼镇 | 隶属:永新县 |
行政代码:360830109 | 代码前6位:360830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6 | 邮政编码:343000 |
车牌代码:赣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292人 |
人口密度:约9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原有一座高拱石桥,名高桥。因镇政府驻地于此,故名高桥楼镇。
高桥楼镇 面积:96k㎡ 人口:13731人 邮编:343424 代码:360830109 辖高桥楼居委会,溶江、茅坪、拿溪、引泉、湖塘、高桥、莲花坪、杉溪、龙江、白堡等10个村委会。镇0驻漕溪。
高桥楼镇地处永新、吉安、安福三县交界处,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东北方向,东与吉安县天河镇山水相连,南靠禾水河与本县石桥镇隔河相望,西与埠前镇燕溪村毗邻,北与本县官山垦殖场、怀忠镇接壤。版图面积为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为10万亩,耕地面积为1.7万亩,水域面积为7035亩。全镇辖高桥楼居委会,溶江、茅坪、拿溪、引泉、湖塘、高桥、莲花坪、杉溪、龙江、白堡等10个村委会,3000余户,总人口1400
2023年1月,江西省爱卫会命名高桥楼镇为2025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雷下到白堡属龙江乡,胡家到溶江属双江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属石桥区,为白沙乡、大沙乡、高桥乡、拿溪乡、茅坪乡,公社化时,茅坪、拿溪、高桥三个乡并为赛英公社,莲花坪以下为大沙公社;1968年赛英、大沙两社并为高桥公社。
1984年改高桥公社为高桥乡。
1998年4月由高桥乡年改高桥公社为高桥乡。
1998年4月由高桥乡改为高桥楼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高桥楼镇而得名。2012年经永新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高桥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前建制为“大沙村民委员会”,在2001划属龙江村所辖。后为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于2016年组建大沙社区居民委员会。属高桥楼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有一座高拱石桥,名高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龙江乡,成立初属高桥乡。合作化时第一、二、三初级社转为陂头高级社。公社时设陂头大队,属赛英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湖里初级社、鲇塘初级社合并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龙江乡,成立初属高桥乡。合作化时湖里、鲇塘俩个初级社并为湖塘高级社;公社化时设湖塘大队,属…[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龙江乡,成立初为大沙乡。合作化时莲花坪初级社转为莲花坪高级社。公社化时设莲花大队,属坪山公社,1959年属高桥公社,1968年…[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称拿云溪水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均属茅坪乡。合作化时大山龙家初级社转为拿溪高级社。公社化时设拿溪大队,属赛英公社,1959年后属高桥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双江乡,成立初为茅坪乡。合作化时茅坪初级社转为茅坪高级社,公社化时设茅坪大队,属赛英公社,1959年属高桥公社,1961年后属…[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双江乡,成立初为茅坪乡。合作化时溶江初级社转为溶江高级社,公社化时设溶江大队,属赛英公社,1959年属高桥公社,1968年改茅…[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怀忠乡,引泉、拿头属龙江乡,成立后成立东溪、拿头属茶源乡,引泉、汤家属拿溪乡,合作化时峰塘、引泉、拿头初级社分别转为高级社,公…[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江口,原名龙形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龙江乡成立初属白沙乡,合作化时斜埠、江口、坪洲初级社转为江口高级社。公社时设江口大队,属坪山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伪龙江乡公所,成立初为白沙乡。合作化时坳背湾、药湖、白堡三个初级社组成白堡高级社。公社化时设白堡大队,属坪山公社,1968年与…[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怀忠乡,合作化时黄吐源、旷家初级社转为杉溪高级社。公社化时设杉溪大队,属埠山公社,1959年后属高桥公社,1961年仍属于高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