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马桥乡 | 隶属:余干县 |
行政代码:361127210 | 代码前6位:361127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3 | 邮政编码:335000 |
车牌代码:赣E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7万人 |
人口密度:约592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马鞍山村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白马桥”元中叶周姓由井头周家迁此,因居白水坳与马鞍岭之间的石桥边得名,因乡政府驻地于白马桥,故名。
余干县辖乡。1972年为潼湖公社,1983年更名白马桥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信江东支东岸,距县城7.5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3.4万。有公路西交瑞(洪)株(桥)公路。辖白马桥、港边、柴燎、詹湾、寺前、凤凰、店上、山源、潼湖、熊家、虾源、安居、赵家燎、潼口、毛坊、湖溪、紫鸡17个村委会。信江东支沿西北边界北上。农业主产水稻。丘陵有油茶林分布。有陶器、水泥制品、酱油、食品、机砖等乡镇企业。
2023年5月,白马桥乡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一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乡镇(街道)。
2023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白马桥乡为第一批江西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规范乡镇(街道)。
2022年3月,江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白马桥乡为2025年度江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1949年前分属民德、慈春、杨埠三乡。
1950年分属甘泉、藕塘、凤凰、潼湖、潼口、紫鸡等乡。
1957年属潼湖、凤凰乡。
1958年分属促进、太阳、东风公社。
1959年属潼湖公社。
1968年属河埠公社。
1972年从河埠公社析出,为潼湖公社。
1983年为白马桥公社。
1984年为白马桥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马鞍山社区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凤凰山社区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白马村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藕塘”指藕塘自然村,因水塘里长满藕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塘”指古塘自然村,因居住年代久远的水塘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源”指山源自然村,因居山源处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寺前”指寺前自然村,此地建有一座五台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詹湾”指詹湾自然村,因处于互惠河拐弯处,詹姓在此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港边”信江边上。因临信江边,故名。1950年属云山乡。1958年属促进公社,以临信江边得名港边大队。1962年属凤凰公社,1968年属河埠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潼湖”指潼湖自然村,因地处县城东南关口,又有以湖,含潼关之湖的意义,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潼口”指潼口滩。因临近潼口滩,故名。1950年属潼口乡。1958年属促进公社,以驻地得名潼口大队。1959年属潼湖公社,1968年属河埠公社,197…[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毛坊”指前坊毛家自然村,元末毛姓由梅港塔湾迁此,得名毛坊,后有部分毛姓迁村后另建新村,故名前坊毛家。…[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程家”指程家自然村,程姓迁此建村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湖溪”指一湖泊,因委会临近湖溪,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9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凤凰”指凤凰山。因该处有山名为凤凰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5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店上村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5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紫溪村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5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安居”指安居村,因期望后代子孙长绵富饶,故名。因辖区有安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5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熊家村是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白马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