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鹿江街道

地名:鹿江街道隶属樟树市
行政代码:360982002代码前6位:360982
行政区域:江西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长途区号:0795 邮政编码:336000
车牌代码:赣C行政级别:街道
辖区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52万人
人口密度:约4388人/平方公里
办事处地址:樟树市城区四特大道6号
下辖地区:9个社区、2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鹿江”,此处指旧志有三国吴将聂友,在江边骑射白鹿,故得名鹿江、鹿渚。鹿江、鹿渚泛指樟树的别名。

基本介绍:

江西省樟树市鹿江街道办事处地处樟树市城区北部,是城内工业、商贸区。辖两个行政村,六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是西堡村、大路口村、市背社区、东门社区、鹿-区、边街社区、站前社区、堎上社区。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3.9万人,辖区内有樟树粮油公司、樟树四特集团等省、市驻处企业。鹿江街道邮编:331200 代码:360982002。办事处驻市背街。辖区交通便利,105国道穿境而过,樟树赣江三、四、五码头、樟树火车站、樟树长途汽车站座落其中。三皇宫、清江台、望津楼等文物古迹为街道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街道党政一班人,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立足

+查看详细鹿江街道概况>>

历史沿革:

1949年前为樟树镇第七保,第六保一部分。

1949年为樟树区所辖。

1958年为共和东路管理区、银江北街管理区、火车站管理区。

1965年9月为建设路、交通街、边街、共和东路居委会,隶属于樟树镇。

1982年10月为市背街、边街、鹿江站前路街道办事处。

仍隶属樟树镇。

1988年撤县设市,1989年2月樟树镇撤销,设鹿江街道。

丰水湖文化公园景区
市背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清道光四年清江县志》中《樟树镇明末图》,就有此街名。原街中建有两个圈门,两门之间叫中市背,靠共和西路一头称上市背,靠赣江一端称下市背。市背为背靠、背…[详细]

东门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该路段以处在樟树镇的最东面而得名东门。…[详细]

鹿东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由于地处鹿江街道管辖范围以东,因此命名鹿东。…[详细]

边街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昔日是行人稀少的一条偏辟小街,也称靠边的一条街。以当地讹音而起名,故称边街。…[详细]

站前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站前”一词,来自1899年至1937年逐年分段筑成的浙赣铁路,原樟树火车站前,而命名。…[详细]

堎上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原名张家堎,后来由于张姓衰殁,杨、熊、余、黄、彭、罗、胡七姓陆续迁此,遂改现名堎上。居委会以此命名。…[详细]

四特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清末民初,樟树酿酒业发达,而“娄源隆”酒品质最佳。为区别酒的不同,便在酒坛封签上贴上四个“特”字,“四特酒”由此而得名。…[详细]

阳光社区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辖区内阳光小区和阳光保险柜公司、阳光大厦中的“阳光”二字简称而得名。…[详细]

江边社区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地处赣江边,故名江边社区居民委员会。原隶属于站前社区。2018年1月,从站前社区析出,成立江边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西堡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辖区内原有一大土堡,一村处土堡之西,名西堡。村委会以此命名。…[详细]

大路口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地是樟树市的东大门,以前有一条大路,直通樟树城区。因进入城区的往来人员都会在此歇脚、集中、结伴而行,故名大路口。…[详细]


以下地名与鹿江街道面积相当:
到鹿江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鹿江街道相关名人

鹿江街道特产与美食
鹿江街道民俗文化
樟树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