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风镇 | 隶属:海城市 |
行政代码:210381105 | 代码前6位:210381 |
行政区域:辽宁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长途区号:0412 | 邮政编码:114000 |
车牌代码:辽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征东时将此地赏给其马夫而取名马夫屯,后当地人见其风光秀丽,易为今名。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 李世民详细信息++
马风镇,位于海城市东部十八公里处。总面积为166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辖24个村,总人口3.2万人。
马风镇山地面积广阔,土壤气候适宜,特别适合海城特产-----南果梨的生长,现在全镇拥有南果树150万株,年产量3000万公斤,同时苹果、桃、杏、葡萄等多种水果均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全镇山地较多,并覆盖着大面积柞林。为发展柞蚕、发展牧业及果树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促进蚕业生产的发展,1996年该镇成立了蚕业协会,使蚕民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放养把数和产量逐年增加,到去年为止柞蚕茧产量达到164吨。同时丰富的牧草资源使镇内的牧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基础,从1993年开始,镇内就把养牛做
2019年7月,马风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唐代时期,属安庆州花山县。
辽代时期,属东京道辽阳府析木县。
明代时期,属辽东都指挥司。
清代时期,辽阳撤府,属海城县。
日伪时期,属伪海城县公署所辖,设马风村公所。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中国共产党海城县政府析木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党占据马风,恢复伪满时期的行政区划,设立马风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共产党解放海城,受辽东省海城县领导。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海城县政府成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海滑社区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道沟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二道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前马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孟官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房身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陵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门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马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马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孔马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石安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楼房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材木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红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海城市马风镇祝家村位于海城市东部山区,距市中心25公里,人口1500人,面积15000亩,其中山下耕地仅有300亩,上顶生态林3000亩,山坡南果梨园…[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腰岭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官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马风村是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马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