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

地名:巴什罕乡隶属建昌县
行政代码:211422224代码前6位:211422
行政区域:辽宁省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长途区号:0429 邮政编码:121500
车牌代码:辽P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0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67万人
人口密度:约16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巴什罕由蒙语的近似音而得名。“保日罕”的原意为佛的意思,以村庄中间莲花池旁有一块长方形花岗岩石头,人们信以此石是佛的化身,谁要动它就得大祸临头,故蒙古人称“保日罕”。

基本介绍:

巴什罕是蒙语“保日罕”的近似音,“保日罕”原意为佛的意思,因该村莲花池旁有块花岗岩石,蒙古族人以为佛的化身,故称“保日罕”。至今,莲花池和石头俱在。

●地理位置

巴什罕乡在白狼山东麓,距县城34公里,东连药王庙镇和二道湾子乡、南接杨树湾子乡和黑山科乡、北与靠玲珑塔镇、西北与石佛乡为邻。总面积104平方千米。

●政区沿革

清代境内设巴什罕碑和土城子碑,属玲珑塔镇。1934年属凌南县第三区,境内设巴什罕村和土城子村,1946年属玲珑塔区管辖,1957年境内设巴什罕乡,土城子乡、戴杖子乡并入巴什罕乡,增设天增隆乡,属玲珑塔区管辖。1961年成立巴什罕人民公社,下辖10个生产大队。

●政区划

+查看详细巴什罕乡概况>>

历史沿革:

清乾隆八年(1743)属直隶省承德州塔子沟厅辖。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属直隶省承德府建昌县(凌源镇)玲珑塔乡辖。

民国三年(1914)属热河特别区凌源县第三区(药王庙)土城子、巴什罕乡辖。

民国二十年(1931)属热河省凌南县第三区(药王庙)土城子、巴什罕牌辖。

1933年属凌南县第三保土城子、巴什罕甲辖。

伪康德四年(1937)凌源、凌南两县合并,复名建昌县,属巴什罕、土城子村辖。

伪康德七年(194

+查看详细巴什罕乡历史沿革>>

塔山阻击战纪念塔
西山根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西山根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排路沟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排路沟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松树底下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松树底下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西窝铺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窝铺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苗油坊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苗油坊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土城子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土城子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邹杖子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邹杖子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天增隆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天增隆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戴杖子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戴杖子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榆树底下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榆树底下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天庆永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天庆永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巴什罕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巴什罕乡面积相当:
到巴什罕乡必去著名景点

巴什罕乡相关名人

巴什罕乡特产与美食
巴什罕乡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