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塔子镇 | 隶属:喀左县 |
行政代码:211324105 | 代码前6位:211324 |
行政区域:辽宁省 | 地理分区:东北地区 |
长途区号:0421 | 邮政编码:122000 |
车牌代码:辽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8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源于清中期有关内汉族人来到蒿桑河西岸落户成村,因村边有一座辽代白塔,故名。
白塔子镇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部,东与南公营子镇、西与山咀子镇为邻,南与葫芦岛市建昌县接壤,北靠平房子镇。东经:119°38` 北纬:40°53` ,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境内大凌河、蒿桑河自西南向东北经流9公里,汇入大凌河。全镇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30270人,其中农业人口28930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白塔子镇矿产资源丰富,共有大小煤矿12家,煤资源储量约8000万吨。另外,锰铁、大理石、石灰石、澎润土等未开发资源储量丰富。轻工业潜力巨大,隆中御酒厂历史悠久,酒类产品享誉周边地区。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的白塔子干豆腐,远近闻名,有口皆碑,深受市场欢迎。白塔
文化旅游:
大阳山影视基地位于喀左县白塔子镇大阳山村。这里旅游资源丰富,以大阳山(古白狼山)最为著名。该山伟岸挺拔,雄浑俊秀,为曹操北征乌桓时所登之山,成就了“观沧海”等千古名作。随着央视励志剧《老家门
白塔子历史悠久,据《方舆纪要》载:唐贞观二年(628),于废静藩成置昌州。
辽代属潭州龙山县。
辽开泰二年(1013)置习家寨,金元属利州。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属营州中屯卫。
永乐元年(1403)属兀良哈三卫牧地。
1365年属喀喇沁左翼旗地。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实行“蒙汉分治”,此地汉民属建昌县。
1914年汉族属凌源县二道营子乡管辖。
1937年汉族属建昌县郭台子村。
1940年实行“蒙汉合治”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二道营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西山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三道营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树沟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头道营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郭台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白沟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杖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大杖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于杖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马架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马架子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盆窑村是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白塔子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白塔子镇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部,东与南公营子镇、西与山咀子镇为邻,南与葫芦岛市建昌县接壤,北靠平房子镇。境内大凌河、蒿桑河自西南向东北经流9公里,汇入大凌河。全镇辖13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