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冶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相传,唐王征东曾过此地,即凉山——南工房一带,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岭,岭的东面称为岭东,岭的西面称为岭西。又因岭偏南的山丘上有一片原始树林,后来人们把岭东岭西树林统称林西。现这些山丘已建为工房,一直沿革至今,因驻地在林西,故得名林西街道。

明永乐二年(1404)属滦州广益屯,现永安街处,原是唐家的一片坟地,明初有迁民定居,名唐家庄,俗称唐庄子。因该街道坐落于唐家庄,故得名唐家庄街道。

古称千金冶,冶铁业发达,因此得名。

此地明初仅有顾家庄,楼子庄2个村;明永乐二年(1404)赵姓迁民来此定居后建赵家庄,后来3个村连成一片,因赵家庄最大,遂改称赵各庄;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滦州矿务局建赵各庄矿后,矿东部形成的街巷称东赵各庄,该村落称西赵各庄,统称赵各庄;日伪统治时期曾建赵各庄镇。因该街道驻地在赵各庄,故得名赵各庄街道。

因驻京华道且辖区分布于京华西道两侧而得名。

因镇人民政府驻范各庄村而得名。

古称三百户营,943-945年,鲜卑仲吉先祖迁居至此,后鲜卑仲吉在元代官封永安军节度使、开国侯,遂该三百户营为卑氏庄,仲吉死后,改名碑家店。因镇政府驻地卑家店,故得名卑家店镇。

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班师回朝途经此地,恰逢大雨夜宿村中,次日,登程西行四里,辇轮陷于胶泥之中不能行进,近侍找来八位农人,用八套马具将辇拉出,后来,皇帝按其姓氏封八位农人所在村庄为某家套,封陷辇村庄为胶泥庄,封遇雨停辇村庄为王辇庄,王辇庄乡由此得名。1996年6月,王辇庄与水峪乡合并,乡名仍为王辇庄乡。

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班师回朝时,途径今王辇庄一带,次日,登程西行四里,御辇陷入胶泥之中,命八位农人用八套马具将辇拉出,故按姓氏封此村为习家套村。

因乡人民政府原驻地位于大庄坨村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