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抗战时期海军总怀念部直属中华民国桐梓海军学校得名。

因境内娄山关得名,娄山关一名可追溯至唐乾符三年,其名来源于人物姓名(娄姗、梁关),时称娄珊梁关,年久讹称娄山关。

楚米镇因历史上有战事时常在此地储粮,多余之粮则用于交易,简称储米铺,后因谐音称楚米铺。

新站镇原为土司城,明洪武六年(1373年)于旧城设桐梓驿,后移作县名为桐梓县,原桐梓驿几经变迁,旧城河对岸两水交汇之三角洲渐成街市通衢,遂以新站相称。

松坎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松坎场而得名。

清咸丰年间,由乡人杨一亨募资,在境内建三星桥。清光绪重建,改称万寿桥,桥高长各二十丈,宽四丈八尽,高桥之名由此而来。

水坝塘镇因狮溪河与马桑坎河交汇流入羊磴河途中有城墙岩阻隔,形成水塘而得名,简称水坝塘。

官仓镇因境内的粮食丰产区在官仓坝得名。

花秋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秋日多雾笼罩而名花秋坝,镇由此得名。

羊磴镇因神羊蹬石传说面得名。

九坝镇因区域内有小坝、火焰坝、散鱼坝、坎桶坝、当坝、赵安坝、白泥坝、坟坝、栗子坝9个坝得名。

镇人民政府驻大河村。因聚落位于河西岸,故名。

夜郎镇因唐、宋古夜郎县城遗址得名。

14、木瓜镇 [贵州省遵义市 href="/guizhou/tongxian.html" target="_blank" class="f12">桐梓县]

木瓜镇因境内有古木瓜树面得名。

坡渡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坡渡村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