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台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清代,该街南部有急递铺第八所(驿站),距城内县衙三里,俗称三里铺。20世纪初逐渐形成街道,取地名“堡”字代“铺”,称三里堡街。

冯玉祥在豫时,因有陇海铁路经过城南,大南门交通壅塞,故卧龙街南端辟开城墙,建新城门,命名“新门”,并修建自新门至火车站的道路,称新门关大街,后更名为新门关街。街道以街命名,称新门关街道。

原为一高台,古时周围有繁姓人家居住,故称繁台。五代周显德二年(955)置天清寺(后俗称繁塔寺),北宋开宝年间建兴慈塔,因塔坐落繁台上,称繁塔。

传官坊西街一带原称太平庄,清代,该街东侧设接官厅,为接待进城官员机构,俗称官房。另一说,传清末时,官方为赈灾,建部分民房供灾民居住,俗称官房庄,后谐音称官坊,20世纪初开始形成街道,称官坊街。

清末,该街一带因卖菜商户居多,称南菜市。20世纪初形成街道,1935年称南菜市街,后称菜市街。

本区域位于开封城南郊区,故称南郊乡。

明洪武八年(1375)和永乐十五年(1417)有向河南祥符移民事,当时有汪姓从山西移此定居成村,屯垦为业,称汪家屯,后简称为汪屯。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