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大新县人民政府驻地。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以料石砌城,形似桃子,故名。

全茗镇因镇政府驻全茗社区故名。因该地以前满山盛产香茶。

民国为雷平县治。故名。

硕龙镇原名石龙,因从骨屯沿归春河的山岭走向形似巨龙而名。

下雷镇,因镇政府驻下雷街得名。下雷古称雷火垌,土名布法。下雷街叫法,法就是天,雷与天同音义,都叫法。下雷街译成汉语就叫“天街”。

五山指民国时期所辖的棋山、罗山、宾山、盘山、联山五村,因建立时所辖五村,故名。

龙门乡因乡政府驻龙门社区而得名。旧名“万承”。由土官先祖所命,诚望万代子孙承袭官位之意,因该乡有一条河穿过山间隧道,犹如蛟龙游过闸门,故改名“龙门”。

昌明乡原名“古建”。1951年因境内昌明街得名。

福隆街原名福龙村,因村中榕树旁有一条像游龙的泉水流出,百姓受益得福,故名。后商人把商铺迁此成街,生意兴隆,改成福隆街。

“那”指田;“岭”是壮语lingq谐音,指斜;“街”是壮语gai谐音,意同汉意。因田都在斜坡上,故名。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设圩场于此,便改为今名。

唐代为思诚羁縻州治所得名,后思诚讹写成为思城再讹写为恩城。

因当于盛产橄榄,人口增多成圩,故名。

宝圩乡因乡政府驻宝圩社区而得名。因当地常受冰雹危害,有“雹圩”名,后改成“宝圩?/table>

堪圩乡因乡政府驻堪圩街而得名。因坡岭上有很多柑果,销售柑果形成街圩,壮语”堪”指柑果。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