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解放区的前身叫市内区。1945年9月8日,焦作首次解放后,划修武、博爱两县各一部分建立了焦作市,并把辖区分组为一、二、三区。11月底,一、二区合组为市内区(今解放区的前身)。取“纪念焦作解放”之意命名。

中站的由来是和中站的煤炭事业发展分不开的,最早的年代中站兴旺于煤炭事业,一个王封矿(西大井),一个李封矿(东大井),这两个煤矿生产的煤炭集中在三道(现在的中站怡光路和解放路西北角)装车编组,发往外地,进行中转,故此叫中站。

马村街道因中码村得名。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屯兵修武,其下马休息与起兵开拔处分别称下马村、上马村。后宋太祖赵匡胤在上马村北双槽口处安营扎寨,并在上马、下马村中间驻扎部分兵力,故名中马村。

山阳区前身为焦作市郊区。因始建于战国初期的山阳城而得名,为古山阳城所在地。

修武县历史悠久,为中华古县。周代之前此地称“宁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伐纣,大军途经宁邑时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故改宁邑为“修武”,修武从那时得名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历史悠久,为中华古县。周代之前此地称“宁邑”,商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伐纣,宁邑时遇暴雨三日而不能行,就地驻扎修兵练武,故改宁邑为“修武”,修武从那时得名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

民国16年(1927年)冯玉祥主豫时,根据吉鸿昌将军的呈请,从沁阳县析出一部分,并取孙中山先生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之意,设置博爱县至今。

武陟县,隋置,“陟”意为兴起,取周武王兴起之意;武陟县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据明万历十九年《武陟志》:“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兴兹土,故名”。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周初,称怀邑。

温县古称“温”,缘于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今孟州市西北的治墙村(古时属温),夏凉冬温,流入于溴水;一个在今温县城西南。《温县志》载:相传泉流常温,士忻以德,民利灌溉。现在此温泉已因黄河湮绝计数百年。

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实施意见》通知,焦作新区于2014年3月更名为焦作市城乡一?

<省西北部,沁河下游;因处沁河之北(阳)得名。

孟州市古称孟涂国,秦置河雍县,汉称河阳县,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升河阳为孟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为县,始称孟县,1996年撤县设市。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