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清乾隆元年相传有凤飞临城郊小山半边城得名。

据康熙《卯洞司志》载,自唐、宋迄元,世授宣抚使,镇守边夷,辖内形成卯洞安抚司和百户两个土司,卯洞司城后被百户司占据,集镇便称百户司。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后,百户司原辖地改勇敬里,民国时改里为乡,曾叫百户乡。解放后因“户”与“福”谐音,且取福有吉祥之意,改百户司为百福司。从解放初至八十年代初,百福司一直是卯洞区或卯洞公社下辖的一个街道或镇,1985年6月重新设区建乡,经省州同意将原卯洞公社改为百福司镇,为县直辖镇,同时将原卯洞所辖的漫水、洗车、兴隆、三坝、鱼塘五个管理区划出单设漫水乡。从此百福司取代了“卯洞”,卯洞不再是行政区名称,仅指酉水河上一个伏流洞。

因老峡河上游发源于白岩山和天山坪山下的两条支流在此交汇,使河床越冲越宽,两边形成泥沙坝,因而得名为大河坝,后改名为大河镇。

因境内老峡河河水碧绿得名。

因境内经历过漫长的土司制度得名。明永乐四年前,大旺土司司城在此,后迁新街,为示区别,故名“旧司”。

此地地处两条凶猛的河流交汇之处,从西部大尖山和北部滴水关倾泻而来的两条山溪,于枫香坪汇合,蜿蜒约五里之遥,在革勒车与东部黑山飞流而来的另一条河流相汇,两条河流的沿途,山势险恶,水流漩急,特别是山洪暴发的时候水急浪高,吼声如雷,十分险恶。人们就将此地称之”革勒车。“革”土家语有凶猛之意;“勒”代表数字“2”;“车”土家语指水、河流。

由于老街地势低下,常被洪水漫溢而得名。漫水地处酉水之滨,下游即为卯洞。因古时卯洞经常阻塞,此地往往成为泽国,故名。漫水为古地名,亦为土司地名。《湖广通志》载:五代时,施州漫水寨有名曰普舍树。由此可见,早在五代时此地即为漫水。宋至清改土归流前,此地设漫水司,漫水”之名沿用至今。

由三堡岭和胡家沟合称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