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纪念明代书法家、诗文家“邢侗”,因此得名。

街道办事处驻恒源经济开发区,因此得名。

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坐落于境内,因此得名临盘街道。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曾在此摆下“九龙口”迷惑阵,战败庞涓(九龙口古迹位于临盘镇盘河村北,一直保留到1966年104国道修建前夕)。《三国演义》一书“袁绍盘河战公孙”中所指的“盘河”即是现在的盘河村。故建镇以后以“临盘镇”命名。

从原临邑镇行政区划基础上析分而成立,又因紧靠临邑城区北部,因此得名临邑镇。

政府驻地在临邑县最南边,得名临南镇。

古为鬲地、般地、平昌地,安德县地,五代后唐命名德平县。1956年撤销德平县治,改为德平镇,因所在行政区域及工作职能而得名。

镇政府驻林子街村,故名林子镇。林子,原名柏林店、柏林镇。公元960年,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到此地,临行时书写“柏林店”,故得名。明朝时燕王朱棣扫北,路经此地,已是林木茂盛,只见树木不见村庄,故改称林子街。

镇政府驻兴隆寺村,因此得名。古时由一名叫李仁的定名李仁村,东临兴隆寺,香火盛,明朝以寺名村,而得名兴隆寺。

镇驻地位于孟寺村,因寺院而得名。1957年11月,改称临邑县孟寺乡,1958年11月,改称孟寺公社。1984年4月,撤销孟寺公社,设立孟寺乡,2000年5月,撤销孟寺乡、孙庵乡,设立孟寺镇。

镇驻地驻翟家村,因此得名。据翟氏族谱载,翟富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寿光迁此立村而名。

镇政府驻理合务街村,因此得名。原村位于现村北一公里大河滩内,北宋年间因河水上涨,迁往高地,遂取“离河”谐音,后官府曾派出管理河务机构在此,即为理合务。

乡政府驻宿安街村,因此得名。宿安乡原名宿风堤,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征辽经过此地暂住一宿,定名为宿风堤。后来,明朝燕王扫北,住宿风堤一夜,平安无事,便把宿风堤改名为宿安镇,即今宿安乡。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