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城东侧有东山,山上有东山寺,故名。

陡水镇原为陡水村,村边上犹江中有一洲坝,江水分两路流下,在汇合处两水相击,回旋湍急,故名斗水,后写成陡水。

昔传开圩之日,有老鹰抓一蛇飞过,巧逢掉于圩上,故称蛇圩。清道光年间,圩址被洪水冲毁。至光绪二年(1876年),迁今处重建,新址旁靠溪水,设有几处社官庙,后改称社溪。

因明正德年间在此建兵营,于兵营前设圩场,故名。

取黄沙,埠前两村名之首字,更名为黄埠公社。后又更名为黄埠镇。

因原圩址位于白云寺下而得名。

梅即梅子坝,水即水径子。由两个村联合而成,取两村名之首字而得名。

因境内油石嶂,故名。

清代寺下河在境内称安河、因安河与安和同音取为村名,新中国成立后建乡以安和村而得名。

因乡域范围内有谭家大河和李家河两条溪流经过而得名。

因境内东山下有大岩石,石下有泉水,大岩石下叫水岩下而得名。

清代曾设平富隘而得名。

境北有五山峰如五指,称五指峰。

以境内紫阳山,故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