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1953年设东关回族自治区,1956年始设城东区,以方位命名,因位于西宁市东部,故名。

1956年由城东区、城西区析置,以方位命名,因位于西宁城中部而得名。

1954年设城西区,因位于西宁城西部得名。

1986年由城西区析置城北区,因位于西宁市西北部得名。

1946年西宁县更名湟中县,2024年12月设区;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县在湟水(西川、洛都水、乐都水、西宁河)中游两岸,地处湟水中游,故名。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通卫改大通县,1986年10月设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因境内大通河(浩门河、阁门河、閤门河、浩亹川)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宋时在河上筑大通城,故名大通河。

1913年丹噶尔厅改设湟源县,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居湟水上源而名,即湟水源头之意;另说以湟水为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